来源:职业病网2020-4-22 15:10:59
浏览:(779) 点赞:(0) 评论:(0)
本篇主要分享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的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和健康损害,以及防护措施。
本篇主要分享在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生产加工等过程中存在的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和健康损害,以及防护措施。
化学药品制剂:是指将原料药物按某种剂或配方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剂;换种说法,即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诊断的各类化学药品制剂。包括:片剂、针剂、胶囊、药水、软膏、粉剂、溶剂等各种剂型的药品;放射性药物等(注意不包含中成药)。
金属类(如锰、铬等)、有机溶剂(如苯及苯系化合物、氯仿等)、刺激性气体(如氯、硫酸二甲酯等)、窒息性气体(如氰化氢、一氧化碳等)、高分子化合物等化学物,粉尘、高温、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劳动时间安排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强迫体位以及其他因素。
(一)职业中毒
急性中毒:刺激性气体中毒多因事故所致,呈急性中毒表现
慢性中毒:各种有机溶剂中毒多为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
注意所加辅料的化学危害,具有一定的毒性或者刺激性。
(二)职业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
(三)其他
尘肺、局部振动病、噪声聋;化学性眼灼伤等。
(一)生产工艺改革
加强密闭化、自动化操作,改进生产工艺,使用危害更小的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加强对辅料用量的控制,将引起的毒性或者刺激性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二)工程防护措施
使用工程防护措施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毒物或粉尘浓度,使用吸声、消声等防护装置降低噪声危害。
(三)合理布局
优化布局,便于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如高毒区域与低毒、无毒区域分开,噪声严重的区域单独隔开,尽可能减少严重职业病危害的接触人群。
(四)个人防护
各岗位作业人员应穿戴可有效防护其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的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加强相关的使用、维护培训,并做好监管工作。
(五)职业健康监护
1.对接害岗位,开展岗前、在岗定期、离岗职业健康检查(有意外时,还要进行应急检查),并根据体检结果和建议依法及时处理,如职业禁忌证者应调离原职业病危害岗位,如所调至的岗位有新的职业病危害,需要另做岗前体检。
2.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
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不仅是可以避免因违反法律法规要求被监管部门罚款,同时也可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现有病损进一步加重,减少企业职业病赔偿风险。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480720515;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
责编:李晓燕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乙醚【职业病危害百科知识】
下一篇:冶金焦化厂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哪些
延伸阅读
评论原文:
评论
公众号-职业病
手机版网站
郑重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不能代替医院和主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80100  渝ICP备1701363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渝)-经营性-2018-0005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证:(渝)-网械平台备字-2019-第00002号
CopyRight2007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所有:职业病网
客服热线:023-63555815 职业病网 - 专业的职业病门户网
有害信息举报:023-63555815 举报QQ:3484469351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