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我国最主要致盲性眼病,白内障是指眼睛的晶状体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了视力。初期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而后逐渐加重,直至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什么是职业性白内障?
职业性白内障主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毒物、辐射线以及其他有害的物理因素所引起的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的疾病。职业性白内障的诊断要有明确的化学、物理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要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和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测定及辐射剂量的测量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业因素所致眼晶状体改变,方可诊断(参考我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35、GBZ45、GBZ95)。
职业性白内障常见的临床类型及主要致病原因
1、中毒性白内障
中毒性白内障是由于长期接触三硝基甲苯、萘、铊、二硝基酚引起的。以三硝基甲苯职业性白内障最常见。
2、电离辐射性职业性白内障
主要包括分放射性白内障和电击性白内障两种。其中放射性白内障是指X射线、r射线、中子及高能β射线等电离辐射所致眼损伤。而电击性白内障主要指检修带电电路、电器,或因电器绝缘性能降低所致漏电等电流接触体表后发生的电击造成的眼损伤。
3、非电离辐射性白内障
主要有微波白内障、红外线白内障和紫外线白内障。微波白内障是指电磁波中300MHZ-300GHZ频率范围或1m-1mm波长辐射所致眼损伤;红外线白内障是高温作业环境下热辐射所致眼损伤;接触紫外线也可引起白内障。
在上述提及的作业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到医院检查,如发现眼晶状体有混浊,应立即到当地疾控中心职业卫生部门鉴定;并进行必要的保健。
职业性白内障防护措施
一、个人防护措施
在进入含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等有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时,工作人员需佩戴符合要求的面罩及防护服等有效防护措施。此外,劳动者还要注意自己单眼视力的变化,如果遮住一只眼时发现另一只眼的视力在逐渐减退,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经过彻底的眼部检查方可诊断是否患有白内障。
二、职业性白内障的健康防护体检
进行规律性每两年一次眼科常规检查、晶状体和眼底等职业健康体检监测。
患有职业性白内障怎么办?
职业性白内障晶体混浊为不可逆性损害,并可影响视功能(中心视力、视野)。凡对视力发生确切影响者,应脱离接触。已有晶体混浊,而无明显现功能损害者,也应酌情调换其他工作;晶体混浊,视力或视野明显受损,应适当安排休息,或从事轻工作。
治疗方法按白内障常规治疗处理。如晶体完全混浊,可施行白内障摘除术,术后酌情配矫正眼镜,有条件者可行人工晶体移植术。手术后要注意休息,少用目力,并定期到医院检查。术后如出现视力下降,应尽早到眼科检查有无影响视力的疾病。
尚未达到手术程度的白内障,读书写字时,尽量避免直射的强光,外出或室内有强光时戴有色眼镜;可口服抗衰老药物,如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2和局部点用抗白内障药物等;还要积极治疗影响白内障手术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关于白内障的治疗药物,目前国内外都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能治疗白内障的药物。有的药物可能只起到减缓白内障发展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治愈。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现在有很多广告宣称吃药能治好白内障,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是对患者的误导。
(供稿:五官科 李璇)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