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和毒物
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在较长时间内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粉尘按性质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如石英、石棉尘、滑石尘、煤尘、铸造尘、水泥尘、棉尘、谷物尘、木尘、有机染料、纤维粉尘。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给予较小剂量时可造成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一般可分为金属与类金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苯的胺基硝基化合物、有机溶剂、高分子化合物和农药,最常见的有:铅、汞、锰、硫酸、盐酸、铬酸、氯、二氧化硫、硫酸二甲酯、氨、氟化氢、硫酸二甲酯、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苯胺、硝基苯、正已烷、二甲基甲酰胺、苯、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汽油、二硫化碳、三氯甲烷,高分子化合物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单体、添加剂及燃烧过程中生成的热裂解产物,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杀鼠剂等农药。
2.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不良气象条件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常见的有:高温、气压、低温、噪声、振动、X射线、γ射线、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
3.生物性有害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不常见,主要为炭疽杆菌、布氏杆菌。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多久一次?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2012年6月1日实施。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