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用人单位按时定期发放个人呼吸防护用品,也常常监督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一定要佩戴,但仍有职业病的发生。这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造成的吗?或者是个别劳动者的体质较差所致?也许有上述两种原因,但还有一种可能大家都忽视的原因——个人呼吸防护失效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定期发放个人呼吸防护用品,并监督确保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佩戴,这就是企业个人呼吸防护工作做好了吗?当然不是!现在,我们就来探讨分析一下个人呼吸防护失效的原因,看看自己企业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劳动者也可以对照检查看看自己的呼吸防护是否失效。
去一线检查劳动者的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我相信每个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人员都能或多或少发现一些问题。将这些问题汇总一下,我们发现,个人呼吸防护失效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一、口罩不适合使用者脸形
当口罩不能紧密贴合使用者的脸形时,有害粉尘可从不密合的密封处进入呼吸道。
口罩不适合使用者脸形的具体情况有:1.选购或者分发的面罩号型不符合使用者脸形大小(注意:劳动者的口罩要专人专用,不要混戴,对此用人单位要加强管理和培训);2.选购的面罩鼻夹难以密封,造成有害物质从不密合处进入;3.选购和使用没有通过适合性检验的面罩(也就是说产品本身不合格不符合标准)。
二、过滤材料选择不正确
选择的过滤材料不合适,有害物直接穿透滤料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呼吸道,呼吸防护用品根本没有发挥过滤、拦截的作用。比如用纱布口罩来防尘和呼吸道传染病;用防尘口罩来防毒;用防毒面罩来防尘,这些都可以归为“过滤材料选择不准确”。
三、不佩戴时间长
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有些劳动者操作一结束,在原地马上摘下面罩,而工作场所中空气中的有害粉尘就“畅通无阻”地进入人体呼吸道了。还有的劳动者在佩戴过程中,觉得不舒适(不透气),将头带调松,或者两根头带只佩戴一根头带,以降低呼吸阻力,甚至有的直接改装头带。这些都属于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致使劳动者与有害粉尘接触时间较长。
四、维护不当
通过现场查看,不难发现有些劳动者佩戴的呼吸防护用品出现呼气阀丢失或变形,面罩密封垫变形或开裂,头带失去弹性,无法固定面罩等情况。佩戴部件丢失或老化的防护用品,产生泄漏造成呼吸防护失效,也并不少见。
这种情形不一定是企业发放的个人防护用品的数量太少造成的,也存在一些劳动者在领取新的呼吸防护用品后继续使用旧的,新的留着拿出去卖的情况。对此,企业应加强管理,在发放新的呼吸防护用品时,建议收回旧的呼吸防护用品。对有破损、防护可能失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应及时报废更换,以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以上就是个人呼吸防护失效的原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要注意这些问题,互相配合做好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工作,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疑问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