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2021年8月,崇川区卫健委接市疾控中心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劳动者吕某为木工,于2021年7月11日在建筑工地负一层从事支模作业,工作时间突感身体不适,随后出现意识不清昏迷不醒,后被送至南通市某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诊断结论:职业性中暑(热射病)。
接报后,卫生监督员前往该公司现场调查,查看了施工现场,对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取了南通市气象台提供的《气象证明》显示当日最高温度为36℃,建筑公司未能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未对劳动者组织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做上岗前及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未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存在职业健康管理疏漏等。
最终,崇川卫健委依法给予该公司10万元的行政处罚。
【法条链接】
《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案例警示】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是重症中暑,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今年盛夏7-8月全国多地高温突破了历史极值,高温红色预警频发,因“热射病”昏迷乃至死亡的案例已发生多起,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恐还会有悲剧发生。
病死率较高的热射病却不难预防,工作场所增设降温设备并做好温度湿度监测、工人及时补水补盐并备好防暑药品、保障休息时间等;在每年高温季节来临前,做好职业病健康监护,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职业禁忌者及时调离高温作业环境,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配套的切实有效的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及定期演习等,只有将防暑降温措施落实到位,才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避免中暑乃至热射病悲剧发生。
来源:南通日报,由职业病网整理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干货】教你轻松看懂职业病噪声聋!(零基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