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128—2019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自2020年4月1日起施行,GBZ 128—2016同时废止。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2019版)解读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了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和性能检验的方法。经过多年实践,于2002年、2016年发布了两版《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2016),该标准在国内辐射防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国际相关标准规范已经更新,结合国内具体实施情况,对GBZ 128—2016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主要技术变化有:增加了监测系统的主要性能要求;对于如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药物分装与注射等全身受照不均匀的工作情况,要求在铅围裙外锁骨对应的领口位置佩戴单剂量计评估有效剂量,并建议采用双剂量计方法(非强制性要求),同时分别给出了单剂量计和双剂量计评估方法;将佩戴局部剂量计(如头箍剂量计、腕部剂量计、指环剂量计等)的要求改为推荐性条款;增加了个人剂量当量到有效剂量的转换系数估算方法;将原标准附录的相关示例报告表改为对报告的要素要求;删除了与事故剂量有关的内容。重点关注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药物分装与注射等全身受照不均匀的工作情况的剂量计佩戴要求和剂量评估方法。
附件下载: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最全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目录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管的规定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官网版更新来了!GBZ 2.1-201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5-2014职业性尘肺病的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