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全职业人群健康—职业病诊断标准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与国际劳工组织(ILO)于北京时间2022年6月16日联合举办职业病诊断标准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的代表,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专家,以及我所和部分职业病防治院等研究机构代表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ILO中国和蒙古局项目官员李青宜女士主持,ILO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李昌徽先生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业健康司吴宗之司长致开幕词。李昌徽局长提出随着产业升级、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除了传统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危害因素以外,工效学和社会心理危害因素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所导致的健康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帮助广大劳动者预防这些非传统因素所导致的职业健康问题,逐步建立起相应的监测和保障机制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社会性多方参与是决策制定的基石。吴宗之司长强调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国职业健康工作范畴从过去的传统职业病防治转变到全体劳动者全方位的职业健康保护,与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心理健康等问题逐渐成为新的挑战。我们亟需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
专家探讨环节分别由ILO中国和蒙古局项目官员李青宜女士和我所张美辨副所长主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李涛首席专家介绍了中国现行职业病分类目录概况、历史沿革,提出了职业病分类目录调整建议,即在现行10大类基础上,增加职业性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职业病分类从10类扩大到12类。ILO总部职业安全与健康高级专家牛胜利博士介绍了ILO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TSD)等精神疾病判定标准及相关国际情况,主要强调制定职业病目录的基本原则是以预防为目的。ILO亚太局职业安全与健康高级专家Yuka Ujita博士,德国社会事故保险机构(DGUV)保险和待遇司前任司长Andreas Kranig博士,意大利米兰大学职业卫生教授Claudio Colosio以及韩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署(KOSHA)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Eun-A Kim所长分别介绍了各国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PTSD等精神疾病判定标准,并分享其在判定标准、评估和认定等方面的经验。
中方参会代表就各国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PTSD等精神疾病的判定标准、预防以及赔偿的问题与外方专家展开讨论。对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PTSD等精神疾病的判定流程及评估工具进行探讨。有关职业病诊断还是判定的问题,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
孙新所长作会议总结,通过国际专家介绍和分享在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疾患和创伤后精神障碍疾患诊断或判定方面的经验,将为下一步中国修订《职业病分类与目录》和制定相关的诊断或判定标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双边及多边合作,共同推动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职业卫生所科技处 供稿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