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发放的法律依据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在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期间,用人单位需按正常出勤标准支付工资,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健康维权期间的经济权益,避免因鉴定流程延误导致生活困难。
2023年多地人社部门重申:若企业拒付鉴定期间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诉,甚至追究企业法律责任。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计算标准
鉴定期间的工资通常按职工停工留薪期待遇执行,即原工资福利不变,由单位按月发放,需注意:
- 时间范围:从申请鉴定到结论出具为止(一般不超过60天)。
- 特殊情况:若鉴定结果确认职业病,后续治疗期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未认定,企业可停发工资,但需补足已鉴定期间的工资差额。
企业拒付工资的维权途径
若单位以“未提供劳动”为由克扣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 协商调解:优先与企业或工会沟通,要求补发。
- 行政投诉: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提交证据(如诊断通知书、考勤记录)。
- 法律诉讼:申请劳动仲裁,胜诉后企业需支付工资及赔偿金(50%-100%差额)。
最新政策动态与地方案例
2024年浙江、广东等地出台细则,明确要求企业为疑似职业病患者保留岗位并发放工资,深圳某电子厂因拒付员工尘肺病鉴定期工资,被法院判决补发并处罚款5万元,凸显法律执行力度。
实用建议:保障自身权益的3个步骤
- 保留证据:及时保存诊断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及工资流水。
- 主动沟通:书面通知企业关于鉴定期的工资支付义务。
- 寻求援助:拨打12333热线或联系工会获取法律援助。
:职业病鉴定期间的工资是劳动者的法定权益,企业不可推卸责任,劳动者需熟知政策,积极维权,必要时借助法律手段,参考人社部官网及地方工伤保险条例,确保信息准确性与时效性。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