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险化学品的隐形威胁
氢氟酸(HF)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无机酸,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玻璃加工、金属清洗等行业,长期或高浓度接触氢氟酸可能导致氢氟酸职业病,严重威胁从业人员的健康,多地职业病防治中心通报了多起因氢氟酸暴露引发的职业伤害案例,提醒相关行业务必加强防护。
氢氟酸的危害远超普通强酸,即使低浓度接触也可穿透皮肤和黏膜,引发深度组织损伤,甚至导致低钙血症、心律失常等致命并发症,了解氢氟酸职业病的预防与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氢氟酸职业病的主要危害与症状
氢氟酸职业病的主要危害源于其极强的渗透性和腐蚀性,常见暴露途径包括皮肤接触、吸入蒸汽或误食,症状因接触程度而异:
- 皮肤接触: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刺痛,但几小时后可进展为剧烈疼痛、水疱、坏死,甚至影响骨骼(氟中毒)。
- 眼部接触:可致角膜损伤、失明。
- 吸入暴露:引起呼吸道灼伤、肺水肿,严重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系统毒性:氢氟酸与血液中的钙、镁结合,导致低钙血症、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致命。
近期某电子厂工人因未佩戴防护手套,导致手指严重灼伤并伴随低钙抽搐,经紧急救治才脱离危险,这再次警示氢氟酸职业病的不可忽视性。
氢氟酸职业病的科学防护措施
预防氢氟酸职业病的核心是严格落实职业卫生规范:
-
个人防护装备(PPE):
- 耐酸手套(如丁基橡胶材质)
- 防溅护目镜或全面罩
- 防酸服、围裙及安全鞋
- 在可能产生蒸汽的环境佩戴防毒面具(特定滤毒盒)
-
环境控制:
- 工作场所需配备应急冲洗设备(如紧急洗眼器、淋浴器)。
- 加强通风,避免蒸汽积聚。
-
职业健康管理:
- 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监测尿氟含量。
- 开展氢氟酸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员工应急能力。
氢氟酸职业病的急救处理:黄金时间至关重要
一旦发生氢氟酸暴露,必须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随后使用葡萄糖酸钙凝胶(如无,可用牛奶或水继续冲洗),并立即就医。
- 眼部接触:持续冲洗眼睛15分钟以上,避免闭眼,紧急送医。
- 吸入暴露:迅速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若出现呼吸困难,尽快吸氧并送医。
注意:氢氟酸灼伤的疼痛可能延迟出现,切不可因暂时无不适而延误处理!
总结与实用建议
氢氟酸职业病危害严重,但通过规范防护和应急处理可大幅降低风险,建议从业者及企业:
- 强化防护意识:始终正确使用PPE,避免侥幸心理。
- 完善应急预案:工作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如葡萄糖酸钙),定期演练。
- 关注政策动态:参考国家卫健委《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及地方安监部门的最新指引。
拓展阅读:可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官网或“职业健康监护网”获取氢氟酸安全数据表(MSDS),安全无小事,科学防护才能守护健康!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