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职业病最新标准
中国目前最新的噪音职业病防治标准是《职业性接触噪声卫生标准》(GBZ/T 229-2010),该标准于2010年发布,取代了旧版标准《职业性接触噪声卫生标准》(GBZ 2.2-2007)。
根据该标准,噪声强度的限制值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8小时等效声级应不超过85分贝。同时,该标准还规定了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和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控制措施等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该标准仅是一种指导性文件,具体的职业性噪声聋防治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同时,对于从事噪音作业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和职业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根据GBZ/T 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的要求,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天或40h/周噪声暴露A等效声级≥80dB的作业称之为噪声作业。基本上企业作业环境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大于80dB的时候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噪声相关的职业健康检查,大于85dB的时候就需要配备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噪音职业病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是不是进公司要满3年噪声聋才算职业病
是的国家标准是这么规定的,相关专家根据噪声所致噪声聋时间这么规定的,但也有可能个别人敏感体质的不到3年就可以造成听力严重下降,但一般职业健康查体过程中都提前发现了,但一般情况下接触噪声接触不满3年不会造成噪声聋,有资质的诊断机构也不会给出诊断,这样用人单位会提出疑议,但如果工作时间不是每周40小时工作制,而是超冠军每周40小时工作制可以换算计算是否超过3年,是接触噪声作业时间,不是进行公司时间,以前接触过噪声作业也计算在内。
职业病防治粉尘和噪声的规定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
1、噪音能损伤人体听觉器官,噪音损害听力的程度与人体接触噪音的时间及其强度有关系。
2、噪音能引发多种疾病,如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对人的正常生活都有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噪音强弱,接触时间长短有关系。
控制和预防噪音的危害首先应从消除或控制噪音源和在噪音传播途径上降低噪音强度入手。对于从声源及传播途径上无法消除或控制的噪音,则需要在噪音接收点进行个体防护。
常用的个体防护办法是:让工人在耳孔里塞上防声棉或佩戴防噪耳塞、头盔等防噪声护具,护噪声拒之于人耳之外。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能够引起呼吸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
治理粉尘污染的有效措施是必须安装环保除尘设备,保持空气中的湿度减少粉尘的排放。
工作人员必须佩带防尘保护用品,如口罩、防尘面具、眼镜等防护用品。
噪音职业病等级鉴定
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9级: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8级: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7级:双耳听力损失≥56db;6级:双耳听力损失≥71db;5级:双耳听力损失≥81 db;4级:双耳听力损失≥91db。
“噪声聋”成常见职业病,来学学怎样保护听力
“噪声损伤听力的程度取决于噪声强度和时间,持续暴露在85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最易引起听力损伤。”声音对听力的损害在医学上叫做噪声性聋。噪声性聋又主要分为慢性声损伤和急性声损伤,前者指的是因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后者指的是近距离爆炸(比如战争中炸弹在身边炸响)造成的,是一次高强度脉冲噪声瞬时暴露引起的。
“噪声对听力损害的严重程度主要由噪声强度和暴露时间决定。强度越大,听力损害出现越早,越严重。暴露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所以理论上说,耳塞对听力的伤害主要与听音乐的音量和佩戴耳机的时间有关,与佩戴方式无关。”
噪音性聋的首要表现是耳鸣,继而出现听力减退,后期甚至可以引起大脑皮层、植物神经系统、心脏、内分泌及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但听力损害的症状如果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的话,是可以完全恢复的。
同时,入耳式耳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隔绝一部分环境噪音的,也就是说,理论上入耳式耳机可以使用较小的音量而听到更多声音细节。但他也提到,这一点暂时未听说有相关的临床试验来证明。
噪音过大对听力、睡眠、工作以及情绪都有负面影响,但这里不仅仅指的是噪音大的工作场所,包括KTV演艺包间、手机音乐声过大等,都会影响听力。此外,噪音会使人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睡眠质量降低。熊敏提醒,不可小视噪音的力量,巨大的噪音可以让头发丝断裂,更别说同样暴露在外的耳朵了,尽可能使用舒适的环保耳塞才是上策。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