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怎样说明工作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及后果
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并在厂区的醒目位置以书面形式公布。
包括职业卫生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1、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2、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
3、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职业病失业补偿金与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是否能兼得?为什么
当然可以,这两个本身就不冲突,而且就是在一起的,因为只有公司辞退,倒闭,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才有失业金,自己辞职是没有的。所以失业金和经济补偿金领取的条件是一样的。
劳动者职业病失业补偿与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是应当兼得的经济利益。
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发生在同一劳动者身上,所获得不同概念的经济利益,“看似重合,实为各得”。
一是劳动者因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被迫失业而依法获得的经济补偿;二是劳动者因在用人单位没受到很好的劳动保护,导致患上难以治瘉的职业病,无能力继续劳动了。劳动者因此失去了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权利。这是用人单位违法引起的,应当承担经济赔偿!
谢谢邀请。你所说的“职业病失业补偿金”应该是“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吧?
如果你患有职业病并且凭残了,那用人单位就必须给你支付这笔费用。而且除了这部分费用,社保机构还会给你另外一笔费用“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这两笔费用的计算方法我这里就不详细说了,你问度娘吧。
再说一下你所说的补偿金吧。如果是单位跟你解除的劳动关系,那用人单位就需要向你支付补偿金。如果是你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你就没有补偿金。
最后还有一次费用,你可能不清楚,那就是失业金。如果是单位跟你解除劳动关系(部分地区,员工以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为由终止合同,也可以领取失业金,你咨询当地主管部门),而且你短期内又无法就业的话,你还可以向社保局申请“失业金”(最多24个月,计算方法问度娘)。
单位开除从事职业病危害岗位的有错员工违法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患有职业病的,属于工伤,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要求企业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企业无正当理由解除劳动合同的,构成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劳动法院明确规定,必须有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或因犯罪被判刑等情形的才可以开除。你可以向当地仲裁机构提出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单位开除从事职业病危害岗位的有错员工属于严重违法。法律依据是根据国家劳动法法律规定。首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签定劳动合同。
其次,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对职工岗前培训,提升职工的岗位技能。
最后可以先前发生的案例来说服教育职工,来提高职工自身的安全预防本能。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