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1、形成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处理办法 (1)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决定和实施对发生事故的用人单位的行政处罚[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并责令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落实有关改进措施建议。(2)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工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90日内结案[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
2、《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已于2002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3、根据该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事故调查组的组建: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相关的工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组建事故调查组,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事故现场勘查:调查组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相关证据,[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
4、第四条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一)依法采取临时控制和应急救援措施,及时组织抢救急性职业病病人[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二)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三)组织事故调查;(四)依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查处;(五)结案存档。第五条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迅速、有效、科学、公正。
5、法律分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迅速、有效、科学、公正。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一般事故,应当于6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接收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首诊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北京市职业病统计报告管理办法政策全文
1、北京市职业病统计报告管理办法旨在加强本市职业病统计报告管理工作,准确掌握本市职业病发病情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市职业病报告、统计及其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2、职业病报告工作是国家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人员必须依法行事,如实报告,不得有虚报、漏报等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报告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实施和监督本办法的执行,对执行良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规者将进行相应处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此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卫生部备案。
3、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中,针对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统计报告与处理有着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七条,这项制度核心内容包括:按照国家法律和法规进行事故报告、统计以及调查处理。(一)关于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和处理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科学的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体系。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职业病预防与治理的法规。该法的制定与修订旨在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
5、第十八条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同时向所在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发现职业禁忌的,应当及时告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第十九条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依托现有的信息平台,加强职业健康检查的统计报告工作,逐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修改决定
将第十条改为第十一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
法律分析:职业病防治法已历经四次修订。首次修订发生在2011年12月31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
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52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首次修正发生在2011年12月31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提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生效。第二次修正于2016年7月2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制定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相关权益,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
什么是疾控机构
1、疾控中心,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各级政府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该机构的主要职责在于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其工作专业性极强,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专门的医学专业技术知识。因此,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为事业编制人员,而非公务员。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负责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专门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一个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详细解释: 主要职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各类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它通过对疾病进行监测、分析、预警和风险评估,为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疾控中心,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专门负责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机构。以下是关于疾控中心的主要职责与功能的详细解释:疾病监测与预警 疾控中心负责开展疾病监测工作,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进行早期发现和预警。通过收集并分析各种疾病数据,确定疾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4、疾控机构是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在已经建成的疫情直报网络系统,收集、调查、核实、分析、报告职业卫生信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负责提供职业卫生空白档案,并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收集企业的职业卫生档案复制本,并每年对档案复核,及时记录企业职业卫生变动情况,监督、监测情况,体检结果等。
5、机构概述: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中国政府为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而设立的专业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6、卫健委,即卫生健康委员会,是负责全国卫生健康工作的主管部门。其制定和实施卫生健康政策、规划和标准,统筹规划卫生健康资源配置,协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致力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因未能有效督促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被建议给予记大过处分。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因未能有效执行海关监管场所规章制度,对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被建议给予记过处分。
2、事故调查报告[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的时间通常是60天,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20天。根据[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事故调查工作需要在60天内完成,并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
3、法律分析[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重大事故的调查报告由人民政府批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4、事故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简要介绍事故发生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地址、主营业务、安全管理制度等。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详细叙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以及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和救援效果。
5、河南郑州市金水区西关虎屯新区“6·25”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2015年6月25日2时45分许,郑州市金水区西关虎屯新区4号楼2单元1层楼梯间发生火灾,造成15人死亡、2人受伤,过火面积4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998万元。
煤矿工人常见的职业病有那些
煤矿工人在工作过程中会面临多种职业病[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的风险[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粉尘病。长时间暴露在含有大量煤尘的环境中,可能导致工人患上尘肺病,这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肺部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工人正常呼吸。此外,噪声聋也是煤矿工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在煤矿行业中,工人可能会遭遇多种职业病。尘肺病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由于长期吸入矿尘导致肺部纤维化,进而影响呼吸功能。噪音聋则是长期暴露于高分贝环境中的结果,矿井中的机械设备运作会产生巨大噪音,从而损害听力。
在煤矿行业中,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是煤工尘肺。这种疾病源于矿工在工作时吸入大量煤炭粉尘,导致肺部出现弥漫性纤维化,严重影响了矿工的劳动生产力和健康状况。在中国,煤工尘肺在尘肺病中占据了第二位的比例,仅次于矽肺,显示出其普遍性和严重性。
煤矿工人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煤矿工人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吸入矿尘,在肺内以煤尘为主要粉尘的沉着所引起的肺部弥漫性纤维性病变的总称。接触不同性质粉尘,可产生煤肺、硅沉着病、煤矽肺,煤肺和煤矽肺统称为煤工尘肺。
在煤矿开采作业中,最常见的职业病是尘肺和噪声聋。尘肺是由长期吸入矿尘导致的一种职业病,它会使工人的肺部受到损害,影响呼吸功能。噪声聋则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导致听力逐渐下降,严重影响工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职业中毒在煤矿开采中虽然相对少见,但仍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煤矿的职业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尘肺病 煤矿工人长期接触煤尘,吸入大量粉尘,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引发尘肺病。这是煤矿最典型的职业病之一。噪声性耳聋 煤矿中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噪音长期影响,会导致工人的听力受损,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噪声性耳聋。
职业危害
1、化学毒物危害:焦化过程中产生[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长期接触可能导致造血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伤等职业病。物理因素危害:高温、噪声和振动是焦化厂常见的物理危害因素。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中暑,而噪声和振动则可能损伤员工的听觉和神经系统。
2、职业病危害的三大类别如下:物理因素:这类危害主要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气压等物理条件对工人身体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化学因素:这类危害包括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例如重金属、有机溶剂、农药、毒气等。
3、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危害 职业环境中常见的化学危害主要包括各种有毒气体、粉尘和化学物质。例如,工业制造中的重金属、有害溶剂、化学原料等,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员工出现中毒、职业病等问题,如尘肺、化学灼伤等。这些物质通过呼吸、皮肤接触或眼睛接触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4、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按照性质可分为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与职业有关的其[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他因素和其他因素。
5、职业危害指的是在工作环境中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或条件。职业危害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物理危害:例如噪音、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等对身体产生直接损害的因素。 化学危害:例如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致癌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对身体产生化学性损害的因素。
6、根据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危害一般分为10类,包括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哪四个等级
法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三条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一般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法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法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法律分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法律分析:安全事故一般划分为4个等级: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1、法律分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迅速、有效、科学、公正。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一般事故,应当于6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接收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首诊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处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根据调查报告的结果,相关部门会对事故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以及对事故受害人的保障措施。 整改措施的落实:事故责任人需要按照相关要求,积极整改事故存在的问题,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3、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4、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停止导致事故的作业、撤离作业人员、保护现场、组织救治和报告事故。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有权采取措施,如责令暂停作业、封存事故材料等。事故调查由相关部门组成专业调查组进行,调查组成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与事故无直接利害关系。
5、.劳动卫生学现场调查报告本次调查的目的;受检单位的一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调查对象(工种、岗位、工龄、人数);调查方法(问卷、体检、现场采样检测方法);结果分析;结论;预防性建议。
高分悬赏1500~2000字演讲稿,职业病
职业病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选择星级酒店厨师这一岗位会比较容易达成。因为星级酒店厨师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薪酬,还能够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计划在接下来的第一年内,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烹饪技术和管理能力。
第一篇[strong]急性职业病电话通报时间[/strong]:我是来自xx系xx班的xxx。性格活泼开朗,处事沉着、果断,能够顾全大局。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表达自己由来已久的愿望:“我要竞选学生会主席。”我在这里郑重承诺:“我将尽全力完成学校领导和同学们交给我的任务,使学生会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积极团体,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和同学们信赖的组织。
【综合网络-中学生优秀演讲稿:成长】越过所有初中的阴霾,踏着高一旋律的音符,我们艰难而更骄傲地传承了高二这一神对的火炬,徜徉在书的海洋。我们曾被一块块坚实的书之巨石打得伤痕累累,我们增被航行后的暴风骤雨洗礼地精疲力竭,我闪也曾因数次在长空中的失而一蹶不振。
一篇演讲稿,大概1000字左右吧,急用,超高分悬赏。。以我真诚换客户真情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银行卡业务处 崔素芳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把服务理解为态度,即态度好=服务好。
我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希望老师可以相信我的悔过之心。相信老师看到我的这个态度也可以知道我对这次的事件有很深刻的悔过态度,我这样如此的重视这次的事件,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的错误,我可以向老师保证今后一定不会在早自习及其他任何课上说闲话的。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什么
1、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
2、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
3、用人单位必须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保障劳动者权益。一旦出现或可能引发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即时通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法律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出现此类事故时,应采取紧急行动,包括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并承担所需费用。
4、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建立关于职业健康监护的档案,该档案包括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劳动者离职时有权索取该档案的复印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期限妥善保存。
5、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6、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建立关于职业健康监护的档案。该档案需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劳动者在离职时,有权索取该档案的复印件。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