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什么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是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十五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扩展资料
职业病预防需要有综合性的措施。
1、首先,企业需要做好岗前培训,告知工人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以及存在发生职业病的危害,增强工人的预防意识,并从源头上做好防护措施,如安装隔音防震、吸声设备等,为工人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
2、其次,由于每种职业病的早期症状不同,工人要熟悉相关的职业病知识,如工作环境中含有铅,需要了解铅中毒的早期症状等。
3、最后,企业需为员工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职业病带来的影响。
职业病管理方针是什么
《职业病防治法》的总则部分对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基本制度作出了规定。这些基本方针、基本制度主要有: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这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
2、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这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制定职业病防治法的前提,或者说是这部法律产生的基础和最充足的理由。
3、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这是在立法过程中确立的职业病防治的一项基本的制度。它的核心是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负有法定的责任。
4、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这是职业病防治中保护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措施。工伤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的总称,将职业病列人工伤的直接理由就是劳动者是在用人单位中引致的疾病和蒙受的损害。
5、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预防为主就是要在工艺、技术、装备上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和防止粉尘、毒气、噪声、放射性物质等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造成健康危害;防治结合就是在预防的基础上,加强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减轻职业病带来的痛苦和损害;分类管理是指对行业和危险源进行分类监控和管理,综合治理就是要采取工程技术、检测检验、个体防护、管理制度、治疗康复等综合性措施,有效防范职业危害,降低职业病发病率。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和原则
第3条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一切职业病防治工作,都遵循以上方针和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是根据职业病可以预防,但是很难治愈这个特点提出来的。所以,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从致病源头抓起,实行前期预防。
“预防为主”,是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由传统的发生问题后进行处理的工作模式转变为预防管理的模式,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不要等产生了职业病再去被动地处理后事,而要把职业病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职业病防治法的方针
回答如下:职业病防治法的方针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基本原则,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估,推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技术,加强职业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保障职业健康检查和诊治,加强职业病救治和康复,确保职业病防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粉尘危害及控制中八步防尘措施
预防粉尘危害的八字方针是教、革、水、密、风、护、管、查。
教,加强宣传教育。
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
水:即湿式作业。
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
密:将发尘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在通风罩中密闭,并与排风结合。
护,管,查。
以低粉尘、无粉尘物料代替高粉尘物料。
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
职业病防治的核心内容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职业病防治方针的主旨和实施细节。
一、预防为主
职业病防治方针的核心是“预防为主”。这意味着,在职业病防治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上。具体来说,预防为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工作环境:不良的工作环境是职业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如增加通风设备、降低噪音等。
2.培训员工:员工缺乏职业病预防知识是导致职业病发生的原因之一。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职业病预防培训,告诉员工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注意安全事项。
3.检查和处理危险品:职业病防治中,对于危险品的检查和处理也非常重要。企业应该定期检查职业病的危险源,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二、防治结合
职业病防治方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防治结合”。这意味着,在职业病防治中,我们应该把预防和治疗结合起来。具体来说,防治结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康档案:企业应该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职业病预防和治疗方法。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2.及时治疗:如果员工发生了职业病,企业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减少职业病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1.预防为主。防止职业病的首要措施是预防,应优先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改良工艺等措施,实现职业病危害源的控制。
2.综合治理。职业病防治需要跨部门合作、全过程管理。要综合运用技术、管理、法律和教育等手段,协调完成职业病的预防、检测与控制等工作。
3.个体防护。在无法消除职业危害时,应当采取各种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给予从业人员必要的防护用品,对从业人员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和自我防护意识。
4.治前筛查和监测。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职业病治前筛查和监测机制,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5.严格依法管理。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依法依规开展,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倡导合法合规经营,加强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
我国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职业病就是劳动者在工作单位干活过程中,因为接触粉尘、噪声、放射性物等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防治主要得注意预防、控制和消除那些能够诱发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用人单位需要保证劳动者有良好的从业环境。
全社会应该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才能预防、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当前职业病中最常见的是矽肺,预防主要是用人单位改进生产工艺、完善防尘措施,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等。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