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什么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是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十五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扩展资料
职业病预防需要有综合性的措施。
1、首先,企业需要做好岗前培训,告知工人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以及存在发生职业病的危害,增强工人的预防意识,并从源头上做好防护措施,如安装隔音防震、吸声设备等,为工人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
2、其次,由于每种职业病的早期症状不同,工人要熟悉相关的职业病知识,如工作环境中含有铅,需要了解铅中毒的早期症状等。
3、最后,企业需为员工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职业病带来的影响。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培训内容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了解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自觉做好职业病危害的防护;
4、通过企业管理者的培训,促使劳动者转变 观念,从“要我防护”到“我要防护”。.
职业健康培训的目的
组织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使组织的经营者的灾害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强化组织的风险管理,避免可能发生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提高和维护健康。能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
1、让员工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包括生活和生产环境,可能接触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自己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环境中的作用;
2、了解上述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对健康的不良作用,影响性质和影响程度及其控制办法;
3、了解并参与改善作业环境及其作业方式,控制影响的因素,自觉地实施自我保护,促进健康。
单位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不仅要遵循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还要依法组织所在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普及,督促劳动者遵循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从公司实际出发,指导劳动者科学正确的使用从事岗位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
劳动者不履行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教育。
普通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是用人单位进行组织的,劳动者要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公司制定的相关规定,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
劳动者需要了解工作环境中可能接触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自己的影响,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自觉学习和掌握所从事岗位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做到更好地自我保护。
最终减少和预防职业病危害,降低职业病风险,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由上可知,职业卫生培训的目的在于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最终是为了预防职业病,所以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应当齐心协力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
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证的报考条件如下:
1、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毕业,本科学历的人员,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相关的医疗机构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2、如果有取得助理医师执业证书,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毕业,在相关的医疗机构试用期满2年的;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相关的医疗机构工作满五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条件规定整理如下:
第十六条 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资格证书:
(一)具有医师执业证书;
(二)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诊断标准;
安全生产急需的专业培训是什么
在安全生产领域,以下是一些急需的专业培训:
1. 安全管理培训: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2. 应急救援培训:包括事故应急预案、急救技能、火灾逃生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员工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3. 安全技术培训:包括安全设备操作与维护、危险品管理、职业病防护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在安全设备和危险品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职业健康培训:包括职业病防治、工作环境评估与监测、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企业建立健康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