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家职业目录清单
有很多,安装师傅,水电师傅,木工师傅,送货工人,小白领,手艺人,收银员,电脑维修师傅,上门服务员,清洁阿姨,扫地工人,工地小工,厂里工人,厨师,服务员,铁路局乘务员,医生,护士,交警,空军,陆军,海军,炮兵,马路维修人员,车工,配钥匙的师傅,水泥沙子师傅,家具家电安装维修师傅
国家职业工种目录
工种代码工种名称 01-002 尸体火化工 01-003 尸体防腐工 01-004 殡仪服务员 01-005 墓地管理员 01-006 尸体接运工 01-007 假肢制作装配工 01-008 矫形器制作装配工 02-001 钞券原版雕刻工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类
矽尘;煤尘;石墨尘;炭黑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其他粉尘
二、放射性物质类
三、化学物质类
铅;汞;锰;镉;铍;铊;钡;钒;磷;砷;铀;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偏二甲基肼;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氟;氰及腈类化合物;四乙基铅;有机锡;羰基镍;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一甲胺;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甲醇;酚;五氯酚;甲醛;硫酸二甲酯;丙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拟除虫菊酯类;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物质;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
1. 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烟尘等;
2. 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
3. 生物因素:如病原体、微生物、昆虫、动物毒素等;
4. 人类因素:如长时间的工作状态、职业压力、睡眠不足、身体疲劳等;
5. 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粉尘、放射性物质、噪声和振动、高温、低温、高压、低压、机械刺激、电磁辐射、人因因素等多个方面。
其中,化学因素包括有机、无机和生物化学物质等;物理因素包括辐射、噪声、振动、电场、电磁场、气压、高温、低温等;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动植物等;粉尘主要有矽尘、水泥尘、木尘、焊接烟尘等;放射性物质包括α、β、γ等;人因因素包括加班、过度劳累、心理影响等。
这些危害因素对于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危害性。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对这些危害因素的防范和控制。
分为四类,即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人因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射线、高温、低温、高压、低压、光线等;化学因素包括毒物、有害物质、有害气体等;生物因素包括病原体、致病微生物、有毒动物、植物等;人因因素包括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工作环境、心理因素等。
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于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身体造成危害,对于防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同时,人们需要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职业健康意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危害。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涉及多少种行业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进行分类和编制的。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分为12类109种,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业:
1. 采矿业
2. 制造业
3. 建筑业
4. 交通运输业
5. 农业
6. 渔业
7. 林业
8. 畜牧业
9. 食品加工业
2021国家新增职业目录
2021年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18种。包括: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公司金融顾问、易货师、二手车经纪人、汽车救援员、调饮师、食品安全管理员、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专业培训师、密码技术应用员、建筑幕墙设计师、碳排放管理员、管廊运维员、酒体设计师、智能硬件装调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
一是根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决策,“出入境检疫处理人员资格”、“乡村兽医资格”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下的“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注册冶金工程师”“注册采矿/矿物工程师”“注册机械工程师”退出目录,从业人员依据行业标准开展技术活动。
二是新增“精算师”“矿业权评估师”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在医生资格下设置“职业病诊断医师”子项。新增职业资格项目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技术技能要求较高,行业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确实需要。
三是根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决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将“注册设备监理师”由准入类调整为水平评价类,更名为“设备监理师”;“专利代理人”更名为“专利代理师”;“土地登记代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更名为“不动产登记代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券期货业从业资格”更名为“证券期货基金业从业资格”等。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