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15
11:31
低温是职业病:被忽视的职业健康隐患
许多从事冷链物流、冷库作业、冬季户外工作的劳动者常面临低温环境,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低温是职业病的潜在威胁,长期暴露在低温环境下,可能导致冻伤、关节疾病、心血管问题等健康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低温作业列为职业危害因素,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也明确将低温冻伤纳入职业性皮肤病范畴。
低温是职业病:健康危害详解
- 局部冻伤与全身影响:手指、足趾等末梢部位易因血液循环不良导致冻伤,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长期低温还会引发全身性应激反应,增加高血压、心肌缺血等风险。
- 关节与肌肉损伤:低温环境下,肌肉僵硬、关节灵活性下降,容易引发腰肌劳损、关节炎等慢性病。
- 免疫系统削弱:长期低温暴露可能降低免疫力,使劳动者更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最新研究显示,冷链从业人员中约30%存在低温相关健康问题,但多数人未能及时干预(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3年数据)。
低温是职业病:行业高危人群需警惕
以下职业群体需特别注意:
- 冷链物流工人:长期在-18℃以下环境中分拣、搬运货物。
- 户外作业人员:如建筑工人、电力检修员冬季作业。
- 水产加工从业者:常接触冰水或低温操作台。
专家提醒,若出现手脚麻木、皮肤苍白、关节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上报用人单位。
低温是职业病:科学防护与政策支持
- 个人防护:
- 穿戴防寒服、加热手套等专业装备,避免皮肤直接接触低温表面。
- 每工作1小时休息10分钟,到温暖环境恢复体温。
- 企业责任:
- 提供防寒补贴、定期健康检查,优化轮班制度。
-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
- 政策动态:2023年多地人社局已将低温津贴纳入劳动保护草案(参考:新华社报道)。
总结与实用建议
低温是职业病,但可通过科学管理降低风险,劳动者应:
- 定期体检,留存低温作业记录作为维权依据。
- 通过工会或人社部门投诉未落实防护措施的企业。
- 日常补充高热量食物,如姜茶、坚果,促进血液循环。
权威参考:国家卫健委官网、《中国职业病防治年度报告》、国际劳工组织(ILO)低温作业指南。
(完)
注:本文结合最新行业数据与政策,兼顾专业性与可读性,旨在为劳动者提供实用指导。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