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的等级分级
五级至十级则表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大部分器官缺损或畸形,伴有较重功能障碍,生活能自理,需要一般医疗依赖;七级至八级,功能障碍轻度,部分器官缺损,生活自理,医疗依赖一般;九级和十级,器官部分缺损,功能障碍轻微,无医疗依赖,生活自理。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是鉴定伤残等级[strong]职业病鉴定分级[/strong]的国家标准。符合评残标准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法律分析[strong]职业病鉴定分级[/strong]:劳动者工伤或职业病导致劳动能力受损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由重到轻一共分为一到十级。不同级别的伤残所能够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不同。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24的规定,职工工伤致残劳动能力鉴定有明确标准。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一级最严重,十级最轻微。伤残等级根据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医疗依赖程度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综合判定。等级划分考虑器官缺失或功能丧失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
工伤伤残等级是指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是对职工工伤后劳动能力的鉴定,即对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进行受伤等级鉴定的标准。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
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I分级系列六级涉及[strong]职业病鉴定分级[/strong]了多种身体功能和结构的损伤程度,以下是详细描述:轻度智能损伤,可能影响职业劳动能力的执行。精神病性症状者,其职业劳动能力受到显著影响。三肢瘫,其中肌力为4级,可能影响日常生活活动。截瘫双下肢肌力4级,伴有轻度排尿障碍,可能需要辅助设施。
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I分级系列八级
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I级八级,主要涉及多个身体功能和结构的损伤程度。
根据最新的国家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GB/T 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左手神经损伤导致小手指和无名指无法伸直,抓物无力,这种情况应归类为八级伤残。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 8八级 1定级原则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2八级条款系列 凡符合1或下列条款之一者均为工伤八级。
法律分析:一只眼睛受工伤,最后视力为0.2,按工伤伤残鉴定的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为:八级伤残。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24的规定,职工工伤致残劳动能力鉴定有明确标准。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一级最严重,十级最轻微。伤残等级根据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医疗依赖程度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综合判定。等级划分考虑器官缺失或功能丧失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
说明构成工伤八级伤残,《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8 八级 1 定级原则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
一共分为十级。一级:器官缺失或完全丧失功能,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者;二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等。
职业病鉴定分几级
法律分析: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GB/T1680-2014《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是中国评定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的国家标准,它根据伤残程度将职工的劳动能力分为十个等级。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具体情况如下: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 10十级 1定级原则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2十级条款系列 凡符合1或下列条款之一者均为工伤十级。
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分为十级:一级伤残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在我国,职业病属于工伤的范畴,个人进行职业病鉴定之后就可以根据相应的级别获得赔偿。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1、职业性肺癌伴肺功能重度损伤; 22)职业性肝血管肉瘤,重度肝功能损害; 23)肝硬化伴食道静脉破裂出血,肝功能重度损害; 24)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内生肌酐清除率持续 10 mL/min,或血浆肌酐水平持续707 }imal/L(8 mg/dL)。
2、法律分析:劳动者工伤或职业病导致劳动能力受损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由重到轻一共分为一到十级。不同级别的伤残所能够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不同。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3、工伤伤残等级是指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是对职工工伤后劳动能力的鉴定,即对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进行受伤等级鉴定的标准。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
4、《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 16180—1996)是国家关于评定伤残等级的标准。根据该标准,评定结果分为一级至四级表示全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表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表示不同程度的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5、法律分析: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鉴定伤残等级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医疗依赖;器官损伤;功能障碍;生活自理障碍;其他。
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规定,评残等级的分级原则是:一级: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二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7、法律分析:依据相关法律,劳动者工伤或职业病导致劳动能力受损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由重到轻一共分为一到十级。不同级别的伤残所能够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不同。例如:一到四级伤残的工伤职工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
听力职业病鉴定等级怎么区分,每级定级标准是多少?
1、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分级标准如下: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2、法律分析:听力的职业病鉴定等级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
3、一)双耳听力损失≥91dB,被评定为四级。(二)双耳听力损失≥81dB,被评定为五级。(三)双耳听力损失≥71dB,被评定为六级。(四)双耳听力损失≥56dB,被评定为七级。(五)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被评定为八级。(六)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被评定为九级。
4、听力职业病的鉴定等级是根据损失的听力区分的。分级标准: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或者一耳大于56dB,即为10级(最轻)。9级: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8级: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7级:双耳听力损失≥56dB。6级:双耳听力损失≥71dB。5级:双耳听力损失≥81 dB。
5、而在十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中,第12条则规定,如果双耳听力损失达到26dB HL或以上,或者一耳听力损失达到56dB HL或以上,也可以被认定为职业性噪声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标准是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来判断的,因此,具体的诊断和认定还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来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
6、根据GB/T16180一2014《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耳聋的伤残等级被分为六个级别:六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达到71分贝及以上。七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达到56分贝及以上。八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达到41分贝及以上,或者一耳听力损失达到91分贝及以上。
7、根据相关规定,噪声性轻度耳聋可以评定为10级伤残。双耳听力损失高于或等于26分贝或单耳听力损失高于或等于56分贝,判定为轻度耳聋。十级工伤标准包括无功能障碍、无需医疗依赖或仅需一般医疗依赖、器官部分缺失、形态异常及无生活自理障碍等条件。
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I分级系列六级
精神病性症状者,其职业劳动能力受到显著影响。三肢瘫,其中肌力为4级,可能影响日常生活活动。截瘫双下肢肌力4级,伴有轻度排尿障碍,可能需要辅助设施。双手全肌瘫,肌力4级,双手功能受限严重。双足部分肌瘫,肌力≤2级,行走能力受限。单足全肌瘫,肌力≤2级,对行走影响显著。
中毒性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7)中毒性血液病,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含量≤2× 1010(注:10的10次方)/L;48)砷性皮肤癌;49)放射性皮肤癌。
六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涵盖多个方面,涉及身体的不同部位与功能。首先,轻度智能减退被视为六级标准之一。这意味着劳动者在认知能力上受到轻微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其职业劳动能力。其次,精神病性症状影响职业劳动能力者也被划分为六级。这一标准旨在识别那些因精神健康问题而无法完全投入工作的人群。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 16180—1996)是国家关于评定伤残等级的标准。根据该标准,评定结果分为一级至四级表示全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表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表示不同程度的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工伤六级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规定,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为工伤六级。 下列条款之一者均为工伤六级。
职业病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一级:器官完全缺失或功能丧失,需特殊医疗依赖,存在生活自理障碍。二级:器官严重损伤或畸形,功能障碍严重,需特殊医疗依赖,存在生活自理障碍。三级:器官严重损伤或畸形,功能障碍严重,需特殊医疗依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二级伤残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一级至四级伤残:代表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意味着患者无法从事任何工作。五级至六级伤残:表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日常生活需要部分辅助。七级至十级伤残:表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仍有部分工作能力受限。在评定伤残等级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器官缺损:如肢体缺失、器官切除等严重后果。
-4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5-6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10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伤残分级考虑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医疗与护理依赖程度,以及特殊残情对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器官缺损是直接后果,不缺损但有功能障碍也视为致残。职业病不一定有器官缺损。
GB/T1680-2014《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是中国评定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的国家标准,它根据伤残程度将职工的劳动能力分为十个等级。
分享内容涉及伤残评级标准的详细解析,分为三个部分:国家标准(工标)、行业标准(国标)、保险行业标准(行标),以及不同标准的应用场景与区别。国家标准(工标)适用范围为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评定,门槛较低,评残项目最多,适用于工伤认定,需通过社保部门进行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80-2014)
1、GB/T1680-2014《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是中国评定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的国家标准,它根据伤残程度将职工的劳动能力分为十个等级。
2、《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 16180—1996)是国家关于评定伤残等级的标准。根据该标准,评定结果分为一级至四级表示全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表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表示不同程度的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是鉴定伤残等级的国家标准。符合评残标准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关于实施修订后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涉及《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新标准于2015年1月1日实施,是在对原标准充分听取各地意见基础上进行的修改和完善。新标准实施后,对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提出的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按新标准进行鉴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国家标准局发布。百度文库提供下载https://wenku.baidu.com/view/c4afeaa5cc175527072208fhtml?from=search。
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明显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四级伤残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职业种类受限;社会交往严重受限[1]。
三个。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标准鉴定有三个版本,分别是GB/T16180-200GB/T16180-2014和GB/T16180-2022。其中,GB/T16180-2014和GB/T16180-2022是最新版本,分别于2014年和2022年发布实施。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制定的,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共同制定。其核心内容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生活自理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至十级,等级越高表示伤残程度越重。
如伤口大小、深度,或功能障碍的程度。受损部位:确定伤害的具体位置,如四肢、躯干、头部等。受影响的功能:评估伤害对职工日常工作、生活能力的影响,如运动功能、感知功能、认知能力等。
法律主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GB/T16180-2014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1一级 1定级原则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完全或大部分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
法律主巧首宽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1一级 1定级原则: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完全或大部分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碍。
煤矿职业病鉴定级别标准是怎样的?
煤矿工伤鉴定主要依据GB/T16180标准。最新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为GB/T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该标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制定的。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 一级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意识消失;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二级伤残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不能工作;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很大一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具有迟发性、隐匿性特点的,也就是过去一段时间造成的健康危害可能在日后的一段时间内陆续显现。所以职业病的鉴定标准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而且需要有一定资质的医疗支持单位的坚定,和个人的申请,才可进入鉴定程序。
按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GB/T 16180-2006 ) 规定:应该是二级,第32)小项 尘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二级属于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大部分护理依赖。
如果已经取得工伤认定书,是可以向当地人社局申请伤残鉴定的。根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标准,单单切除一侧肾,可以评到七级伤残。如果一侧肾切除,另一侧肾功能不全,可以评到五级伤残。实际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为准。
根据描述可以初步判定为七级伤#残,具体结果要以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为准。依据GB/T16180一2014《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七级标准:25)四肢大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长期反复积液;工伤七级伤#残,可在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之后申请工伤待遇中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扩展资料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中,评残等级的分级原则是怎样的...
1、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规定,评残等级的分级原则是:一级: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二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2、一级:存在器官缺失或完全丧失功能,无法由其他器官替代,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二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三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特殊医疗依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伤残等级为确定伤残待遇和安置工伤职工的主要依据。劳动鉴定程序如下: 由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申请劳动鉴定。
4、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的规定,一个以上的器官受伤确实是分开来鉴定伤残等级。但最终不会出现两个伤残级别,会综合为一个伤残等级。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
5、按受伤程度分类:一般分为轻伤和重伤。也可分为 ⑴轻伤;⑵中度伤;⑶无生命危险的重伤;⑷有生命危险的重伤;⑸危重、存活和不明。
怎么鉴定噪声聋职业病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strong]职业病鉴定分级[/strong],是按照损失[strong]职业病鉴定分级[/strong]的听力鉴定的[strong]职业病鉴定分级[/strong],如10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大于26db,9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8级标准为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等。 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什么[strong]职业病鉴定分级[/strong]?噪声聋职业病鉴定标准是按照损失的听力鉴定的。
噪声聋职业病的鉴定流程:申请 当事人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鉴定申请需提供的材料包括:鉴定申请书,职业病诊断病历记录,诊断证明书,鉴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八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中的第15条指出,如果双耳听力损失达到41dB HL或以上,或者一耳听力损失达到91dB HL或以上,则可以被认定为职业性噪声聋。
职业病噪声聋的鉴定标准涉及听力测试,通常要求在噪声环境中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且纯音测听显示高频听力下降。噪声聋分为轻、中和重度三个等级,其中轻度听力损失的诊断标准为26到40分贝,中度为40到55分贝,重度则大于55分贝。对于中度职业性噪声聋,通常被定为七级或八级伤残,这将影响赔偿金额。
只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得了噪声聋,才可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噪声作业是指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周噪声暴露A等效声级≥80dB的作业。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时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包括申请书、本人健康损害证明、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史证明等。
法律分析:职业病轻度噪音聋工伤鉴定的标准有神经性耳聋一般为八级伤残的,双耳听力损失大于、等于26分贝或一耳听力损失大于、等于56分贝,耳聋程度为轻度聋,听力稍感困难,可评为伤残等级中最末一级即10级,双耳听力损失大于、等于56分贝,简称重度聋。
轻度噪声聋:26dB~40dB(HL) 中度噪声聋:41dB~55dB(HL) 重度噪声聋:≥56dB(HL)我国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16152-199GBz49-2002)的颁布实施不仅为职业暴露群体的听力保护以及职业性听力损伤/耳聋患者的相关权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为职业病防治机构提供了诊断和评定依据。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是怎么样的
1、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的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和标准进行:明确伤害类型 职业病:指在特定工作条件下,职工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机械性作用、物理性作用和生物性作用而患上的疾病。如矽肺、尘肺、铅中毒等。
2、一共分为十级。一级:器官缺失或完全丧失功能,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者;二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等。
3、《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制定的,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共同制定。其核心内容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生活自理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至十级,等级越高表示伤残程度越重。
4、工伤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伤残鉴定是全国通用的,致残程度主要分为一到十级:具体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全文。法律依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全文。
5、法律分析:职工发生工伤导致伤残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我国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为《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6、职业病的致残程度分为一级至六级。分级标准主要依据职工的身体功能障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六级致残可能意味着职工几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需要长期依赖他人照顾。总结:职工工伤和职业病的鉴定标准和致残程度是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依据。
7、法律分析: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保护职工合法权益,适应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有必要制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本标准根据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及护理依赖四个方面将工伤、职业病伤残程度分解为五个门类,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