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让白领们“备受煎熬”的“鼠标手”、颈椎病、腰椎病、视力疾病等,这些在老百姓眼中所谓的“职业病”,来自企业的张华荣委员则更为关注。他认为,越来越多的IT行业、电子制造行业、办公室白领等群体患上这些新型职业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将越来越严重,这一情况亟须引起社会关注。
“鼠标手”、颈椎病、腰椎病、视力疾病等,这些在白领阶层中相当普遍的疾患,却不是“名正言顺”的职业病,劳动者更别说去维权。来自企业的张华荣委员,非常关注这些新型职业病,积极在两会上建言献策,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使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更为多样、复杂。有资料显示,职业病危害出现从传统的煤炭、化工行业,向计算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蔓延的趋势。在一些发达城市,职业病的高发地正从传统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2015年修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6类,包含459项因素。而包括PM2.5、长期接触电脑等新因素还没有纳入职业病危害因素范畴。应该说,该目录是于法有据的,因为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认定必须具备4个条件: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应该受到极大的关注和呵护。毋庸置疑,职业病是妨碍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罪魁祸首。传统的职业病固然要高度关注,积极防治,但新型职业病也不可熟视无睹。因此,防治新型职业病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首先,全国人大要做好新型职业病防治的立法工作。在依法治国被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的今天,立法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及时将新环境、新行业、新领域下出现的新问题纳入立法规划,从而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及工会组织要加强劳动监管,为防治新型职业病织造“防护网”。新型职业病的产生,与工作性质、劳动环境、劳动时间等密切相关,故而政府相关部门及工会组织要加大这些方面的劳动监管力度,努力为劳动者幸福而有尊严的劳动创造良好环境。再者,媒体要为防治新型职业病提供良好舆论氛围,积极向社会鼓与呼。
新型职业病是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某种程度上讲,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某些传统职业病。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为了构建幸福中国,新型职业病真的该有人问有人管。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