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皮肤灼伤是常温或高温的化学物接触到皮肤,对皮肤刺激、腐蚀作用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损害,不包括火焰伤、水烫伤和冻伤。
化学烧伤可由各种刺激性和有毒的化学物质引起,包括强酸,强碱,苯酚,甲苯(有机溶剂),芥子气,磷等,化学烧伤可引起组织坏死并在烧伤后几小时慢慢扩展。
1.温度 引起皮肤烧伤的最低温度为44℃,温度一时间曲线在45~50℃之间呈线形,而在51℃以上呈渐进性,在70℃暴露1秒钟即可引起跨表皮坏死。
2.热源的性质 干热导致组织干燥和炭化,而湿热引起非透明凝固;液性浸渍性烧伤比溅泼性者严重,强酸可使组织脱水,蛋白沉淀及凝固,一般不起水疱,迅速结痂,强碱除引起组织脱水和脂肪皂化外,还可形成可溶性碱性蛋白穿透深层组织。
3.暴露持续时间。
4.皮肤厚度。
化学灼伤损伤机理化学品导致皮肤或眼损伤的机理,主要是根据不同化学物的特性而定。腐蚀性和刺激性化学品与皮肤成分之间进行交换作用,从而导致化学灼伤。
支持这类交换的六种侵害性化学反应为:酸性作用、碱性作用、氧化作用、还原作用、钙或镁的螯合作用以及溶合作用。
化学灼伤进程的不同阶段化学物导致皮肤损伤可分为三个阶段:
接触:指皮肤开始接触到化学物。即化学烧伤的起源。
渗透:指化学物通过皮肤向皮下组织渗透。渗透的深浅决定了灼伤的严重程度。
反应:即皮肤在与化学物接触后所表现的损伤情况。
化学物性质:化学反应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
化学物浓度:浓度越高,相同体积下的溶液中含有的有害分子就越多,引起化学灼伤的程度越严重。
接触持续的时间:接触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
化学物的温度:高温化学物能量更大,反应速度更快更强烈,并且可同时引起烫伤。
化学灼伤的严重程度与灼伤面积和灼伤深度有关,也和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关;物理因素(例如气压、气温)同样也会成为影响因素。
根据职业活动中皮肤接触某化学物后所产生的急性皮肤损害,如红斑、水疱、焦痂,即可诊断为职业性该化学物灼伤。
1.迅速将患者脱离事故现场,并尽快脱去被化学物污染的衣服、手套、鞋袜等;
2.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
3.化学灼伤创面应彻底清创,剪去水疱,清除坏死组织,深度创面应立即或早期进行切(削)痂植皮或延迟植皮;
4.化学灼伤的其他处理与热烧伤的常规处理相同;
5.同时伴有眼、呼吸道损伤或化学物中毒时,应请专科诊治;
6.功能部位的灼伤,造成五官、运动系统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酌情安排工作或休息。
常见腐蚀物品触及皮肤时的急救方法硫酸、发烟硫酸、硝酸、发烟硝酸、氢氟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钙、氢碘酸、氢溴酸、氯磺酸触及皮肤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如皮肤已腐烂,应用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送医院治疗;
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五溴化磷、溴触及皮肤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再送往医院救治,磷烧伤可用湿毛巾包裹,禁用油质敷料,以防磷吸收引起中毒;
盐酸、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乙酸、乙酸酐、氢氧化铵、次磷酸、氟硅酸、亚磷酸、煤焦酚触及皮肤时,立即用清水冲洗;
无水三氯化铝、无水三溴消化铝触及皮肤时,可先干拭,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
甲醛触及皮肤时,可先用水冲洗后,再用酒精擦洗,最后涂以甘油;
碘触及皮肤时,可用淀粉质(米饭等)涂擦,这样可以减轻疼痛,也能褪色。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相关急救专业知识或灼伤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到医院就诊。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