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strong]2017统考职业病[/strong],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strong]2017统考职业病[/strong],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strong]2017统考职业病[/strong],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职业病规定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明确为职业病之日起计算。如果职业病被认定为一至四级残疾,可获得以下赔偿: 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
在探讨工伤诉讼时效时,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该条例指出,一旦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或被诊断后1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条例规定,如果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应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未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符合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应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为一年。职工只有被认定为工伤,才有可能进一步主张权利,因而该一年为诉讼时效期间。
2017年河北省职业病防治考试什么时候考,考哪些内容?
河北省直的事业单位考试一般是4-5月份发布公告,一个月之后进行笔试。现在事业单位一般分为综合岗位、教育岗位、医疗岗位,考试内容固定。综合类科目笔试包括《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两科。《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为100分;《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自2002年起每年举行,2017年的宣传周在4月24日至4月30日间举行。 宣传形式多样,包括新闻媒体报道、现场宣传咨询等,旨在提高公众对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认知。 宣传周活动旨在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增强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能力,营造关注职业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该法律自2002年5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 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 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
培训时间 西宁、海东、海西、海南、海北等地区于5月底前完成培训,并根据培训覆盖率,增加培训班次。其他地区结合实际,适时组织开展培训。有关要求 (一)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各地区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好培训工作。
《卫生行政执法素质测试》为客观性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2017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题是什么?职业病宣传周是几月第几...
1、2017年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旨在宣传主题“依法防治职业病,切实关爱劳动者”。 该宣传周定在4月的最后一周举行。 宣传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等,以及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权利。
2、为搞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卫生部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4月最后一周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3、国家规定每年的4月最后一周至5月1日国际劳动节期间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这一规定是为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保障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4、我国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至5月1日国际劳动节(4月25日至5月1日)定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这一周的活动旨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宣传和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推动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确保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5、每年的4月最后一周至5月1日被设定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国家要求在此期间,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会等合作,共同举办宣传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提升社会对职业病防治的理解和关注,增强劳动者的防护意识。
6、每年的4月最后一周被设定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这一周的活动是为了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要求,深入宣传和执行《职业病防治法》,促使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防治的主要责任,并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7、每年的4月最后一周至5月1日,即国际劳动节期间,被我国定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目的是推动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确保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何时开始实施?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正式实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八十八条 本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修订信息: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生效,它的出台是为了全面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该法的制定基于宪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其实施标志着我国对职业病防治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在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通过的。 该法律自2002年5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正式实施。根据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得知,该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职业病诊断有多难
职业病诊断之所以困难,主要在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职业病的诊断通常需要长期的观察和详细的记录,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因此,诊断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且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工作环境、个人健康状况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情况等。
通过这次职业病诊断的经历,小赖深感职业病维权之难。她认为,不仅是因为用人单位试图规避责任,还因为现行的法律对职业病诊断设置了过高、繁琐的准入条件。《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诊断需要提供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但这些资料往往由用人单位保管,职工难以获取。
要到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机构做职业病诊断,还要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如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要证实劳动者在做这份工作之前没有相关的职业禁忌,产生的这个职业病是由于在这个单位工作长期接触了相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导致的。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和法定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受理当事人的职业病诊断申请,并组织由三名或三名以上单数职业病诊断医师集体诊断。
这是因为热射病被诊断为职业病是比较难的,这种疾病只会在高温天气下出现,平常的时候也是没有的。不过这位女工确实是在工作的时候出现了意外死亡,应该被认定为工伤,这样就能获得赔偿。因为涉及到纠纷,所以吕工的医药费不能进行医保报销,欠了医院数万元的医疗费用。
经过这次马拉松式职业病诊断后,我觉得职业病诊断实在是太难了,不仅耗费了我大量的费用,更摧残着我的心灵和维权意志。我个人觉得职业病维权难,不光是因为用人单位钻法律空子,故意设置障碍,规避赔偿责任,更因为现有的法律对职业病诊断(鉴定)设置过高、繁琐的准入条件。
工作接触史:首要条件是患者有明确的工作接触史,即其患病与特定的职业或工作环境有直接的关联。这种接触通常为长期且频繁,且与患病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职业病列表:其次,所诊断的疾病必须存在于卫生和劳动部门制定的职业病列表中。
安全工程师知识点:职业病危害评价
通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可以判定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分布、产生的原因和程度,也可以评价作业场所配备的工程防护设备设施的运行效果。
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类。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rime Weighted Average,PC.。
生产性粉尘是作业场所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由其造成的职业性尘肺病是我国目前发病率的职业病。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接触方式是经呼吸道吸入。
答案解析: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时,应满足的要求有不仅考虑常规的活动,而且还应考虑非常规的活动;考虑自身员工的活动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 其他要求;确保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价:职业卫生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方法和技巧,如粉尘、有毒物质、噪声、振动等。这有助于评估工作环境中的危害程度,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安全预评价就是在()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A. 项目设计 B. 初步设计 C. 项目建设 D. 初步会审 答案:C 以下职业病危险因素中,可引团纯起白内障的是()。
2017年职业卫生评价考试题(9)
单选(共30题)用人单位应()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A.定期B.不定期C.每月正确答案:A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强化社会责任,大力宣传国家职业病防治方针、政策,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坚持诚实守信原则,依法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确保技术结论科学、客观、真实,对出具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承担法律责任。坚持优质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017执业资格考试安排扩展阅读: 特别说明: 医学成人学历教育不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但2002年10月31日前,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医学类专业学历教育除外。
职业卫生预评价 职业卫生预评价是针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预先评估的过程,旨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卫生预评价的定义:职业卫生预评价是指在建设项目或工程实施前,对其可能产生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价。
安徽省2017年司法考试《卷三》试题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 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并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试卷由主观性试题构成,主要题型包括辨析题、案例分析题、教育方案设计题等。
新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时间
1、新修订[strong]2017统考职业病[/strong]的《职业病防治法》是于2011年12月31日公布实施的。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并于同日由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中国自2002年5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职业病防治法。该法律最初于2001年10月27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经历了2011年12月31日、2016年7月2日、2017年11月4日和2018年12月29日的多次修正。
3、法律分析[strong]2017统考职业病[/strong]: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是于2011年12月31日公布实施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并于同日由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职业病防治法》这部重要法规的实施历程可以追溯到2001年10月27日,当时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第24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该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职业卫生的需求,2011年12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第24次会议上对其进行了修正。
5、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出修改。《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如下: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6、2021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最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 该修订版《职业病防治法》自202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7、法律分析: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时间是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八十八条 本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职业病防治法于什么时候正式实施?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正式实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八十八条 本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于2001年10月27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该法确立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等,以确保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法律分析: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是于2011年12月31日公布实施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并于同日由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生效,它的出台是为了全面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该法的制定基于宪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其实施标志着我国对职业病防治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提出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修订信息: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职业病中尘肺有几种
1、我国《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病有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中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
2、种,无机肺尘埃沉着病和有机肺尘埃沉着病。在生产劳动中吸入无机粉尘所致的肺尘埃沉着病,称为无机肺尘埃沉着病。肺尘埃沉着病大部分为无机肺尘埃沉着病。吸入有机粉尘所致的肺尘埃沉着病称为有机肺尘埃沉着病,如石棉肺、农民肺等。
3、职业病中尘肺有13种,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这13中尘肺病分别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4、年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联合发布的《职业病目录》(32法监发[2002]108号)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13种法定尘肺病,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疾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5、国家职业病标准规定的尘肺有以下几种:矽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末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称为矽肺。矽肺发病一般较慢,多在持续吸入矽尘5~10年发病,有的长达15~20年以上。但持续吸入高浓度的矽尘,有的1~2年内即可发病,称之为“速发型矽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通过的时间
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年10月27日。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正规化、全面化。
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通过。 该法自2002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职业病防治法》的制定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
年10月27日。根据查询百度题库试题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通过的时间为___。答案解析为:2001年10月27日。相关法律: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法律分析: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现行的是2018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职业病防治法于什么正式施行
1、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为[strong]2017统考职业病[/strong]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该法于2001年10月27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法律分析[strong]2017统考职业病[/strong]:《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正式实施。法律依据[strong]2017统考职业病[/strong]:《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八十八条 本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基于宪法制定。 该法律于2001年10月27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于2001年10月27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该法确立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等,以确保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5、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提出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等。
6、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正规化、全面化。
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据查询结果,该法律是在2001年10月27日通过,并于2002年开始实施。 该法律旨在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相关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用人单位的责任、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