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
【部门规章】《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年)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strong]职业病最低罚款[/strong]的[strong]职业病最低罚款[/strong],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strong]职业病最低罚款[/strong]: (三)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未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告知书是在劳动者上岗前签订的,也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来签订。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需要明确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
职业病危害告知包括的方面,介绍如下:合同告知: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如实告知义务,体现在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strong]职业病最低罚款[/strong]了解的其他情况。建立劳动关系的可是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能合意,否则的话就会出现强迫的情况。
或者未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并指导督促劳动者个体防护,将面临警告并被要求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者将被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如何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
设定依据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修正本) 第七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法律责任:《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二项:未采取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睢(二)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严禁在职业病危害超标环境中作业。
第五十一条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进行处罚。投诉举报可以打12345市长热线,或12320卫生监管热线。
公司不带员工做职业病鉴定能罚款吗
1、卫生行政部门可视其为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按规定安排职业病人、疑似职业病人进行诊治,可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三条第二项、第六十四条第四项、第六十五条第六项规定情形进行处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3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未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去社保中心匿名投诉。
3、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如隐瞒本单位职业卫生真实情况,卫生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七条: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病诊断,卫生行政部门将立即停止其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4、法律上并没有规定,没有惩罚的。 体检只是单位的福利中的其中一个。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5、新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的这类情形本身就已经是违法的。你可以先找企业负责人沟通,告诉他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安监局可以责令限制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企业要是还不配合,直接去当地安监局投诉。
6、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进行处罚。投诉举报可以打12345市长热线,或12320卫生监管热线。
职业病危害法什么时候实施的?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是于2011年12月31日公布实施的。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出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于2001年10月经中国最高立法机构通过,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它确立了职业病防治的法律制度,对职业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法律分析: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时间是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八十八条 本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修订信息: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2001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的法律。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公司未进行职业健康查体,导致人员死亡,属于犯法吗
1、公司为进行职业健康体体体检导致人员死亡,属于犯法吗?公司没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导致人有病没能及时发现,结果死亡这属于渎职。
2、这个要看具体情况,要看企业的防护措施是否完备,看企业是否尽到了相关的责任。
3、总之,劳动合同一旦依法订立,就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只能依法依合同解除已生效的劳动合同。否则,就是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
4、法律分析:公司以休产假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犯法。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5、【法律分析】:如果当事人假冒医生从事医疗活动的,对患者造成严重人身损害的情况下,会构成非法行医罪。医生在现实生活中是属于比较受人尊重的职业,而要想成为医生是要经过很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的,医生想要执业的,需要取得相应的资质,并且要持证上岗。
6、对于公司要求员工入职前需体检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民法领域中“法无明文规定即容许”,所以公司入职前需要体检是合法的。但是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处多少罚款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负责人刑事责任等。
用人单位违反防治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设定依据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年修正本) 第七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第五十三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的行为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将被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关闭,并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若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处罚
1、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处罚如下: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2、用人单位若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将面临以下法律责任:若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用人单位将受到警告,并被责令在限期内纠正。若逾期不改正,将被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根据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若用人单位未能按照规定执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将面临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甚至可能被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4、法律责任:《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二项:未采取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睢(二)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严禁在职业病危害超标环境中作业。
5、第一条 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放射工作单位及其放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
1、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负责人刑事责任等。
2、享受批评、检举、报告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享受拒绝违章作业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享受参与决策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享受工伤社会保险权。
3、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较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基本权利:有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的权利;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及防护措施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提供防护设施和用品、改善工作条件的权利。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包括接受职业卫生检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多种权益。同时,也对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提出了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义务。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具有如下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接受职业卫生检查。
6、劳动者还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和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7、【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劳动过程中职业病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的规定。
职工得了癌症单位有没有补偿
职工得了癌症后单位有补偿。用人单位基于人道主义可以对还有癌症的职工进行补偿。如果经认定该癌症为职业病的,职工还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则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赔偿。
法律分析:职工得了癌症单位有补偿。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主观:职工得了癌症后单位可能会有补偿。用人单位基于人道主义可以对还有癌症的职工进行补偿。如果经认定该癌症为职业病的,职工还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则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赔偿。
公司员工得癌症,用人单位需要给员工一定期限的医疗期,且不能直接辞退员工。如果医疗期已满,但是劳动者不能从事原来工作的,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助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是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医疗期间公司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对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或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公司另外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按经济补偿金的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
体检机构未按规定进行疑似职业病报告,根根职业病防治法最高可处于多少...
第七十四条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strong]职业病最低罚款[/strong],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strong]职业病最低罚款[/strong],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弄虚作假的,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strong]职业病最低罚款[/strong]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档案借阅的最长期限为两周;对借出档案,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催还,发现损坏、丢失或逾期未还,应写出书面报告,报总经理处理。 必须严格保密,不准泄露档案材料内容,如发现遗失必须及时汇报,追求责任。
第二,《就业合同法》第88(2)条规定,如果雇主强迫危险活动危及雇员的人身安全,他将依法受到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员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企业需向工人支付高温补贴。
职工有前款第①项、第②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③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①故意犯罪的;②醉酒或者吸毒的;③自残或者自杀的。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规定,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怀和重视。 体检单位: 宝鸡市高新医院(高新区高新四路南段)。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
【答案】[strong]职业病最低罚款[/strong]: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时[strong]职业病最低罚款[/strong],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按以下情形处理:(1)、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
技术控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对可能引发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采取措施,如设置报警装置、配备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以及必要的泄险区。
警示标识指在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告知卡。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设备、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第七十四条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第二十八条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关于职业病权益问题及投诉的地方
1、苯的职业危害是比较严重的,应每年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和员工体检,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向当地安监部门投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十日内组织现场调查。
2、当劳动者怀疑自己可能患有职业病时,可以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咨询或投诉。如果确诊为职业病,卫生行政部门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和处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对于涉及重大职业病的案件,卫生行政部门还会与相关部门协作,共同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以确保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
3、员工在工作中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时,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12333电话进行咨询和投诉。这个热线电话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立,旨在为劳动者提供便捷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工作场所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护标准。方式:若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超标、设施不全等问题,劳动者有权向相关部门举报,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整改。申请工伤鉴定维权: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在工作期间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等情形,应得到正确认定。
5、相关证据材料。提交必要证据材料以证明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如证明劳动关系及与投诉请求有关的证据材料。具体事宜可以直接咨询劳动局,以劳动局的要求为准。
6、如果发现用人单位违反职业卫生保护规定,可以通过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者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职业卫生保护权益。同时,也可以向工会组织投诉或请愿,争取更多支持和帮助。职业卫生保护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