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砧板职业病:职业厨师的“隐形健康危机”
长期与砧板打交道的厨师、家庭主妇或餐饮从业者,常因重复性动作、不当姿势或工具使用,引发“厨房砧板职业病”,这类病症主要包括腕管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等,因切菜时手腕过度弯曲、手臂持续发力导致,最新研究显示,超60%的职业厨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肉骨骼损伤,而砧板高度、材质选择错误会进一步加剧风险。
厨房砧板职业病症状:早期识别是关键
患者初期可能仅感到手腕酸痛或手指麻木,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典型症状:
- 手腕疼痛:切菜时腕部刺痛,夜间加剧(常见于腕管综合征)。
- 手指僵硬:晨起时手指活动受限(腱鞘炎信号)。
- 肩颈劳损:砧板高度不适导致肩部肌肉长期紧张。
2023年《职业卫生杂志》指出,此类病症若不干预,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甚至影响握力。
厨房砧板职业病成因:工具与习惯的双重隐患
- 砧板设计问题:
- 高度不适:标准砧板高度应为站立时肘关节屈曲90°的位置,过高或过低均会增加肩腕负担。
- 材质过硬:木质砧板反震力强,长期使用易损伤关节。
- 操作习惯:
- 单侧手腕过度用力或切菜速度过快。
- 缺乏间歇休息,导致肌肉持续疲劳。
预防厨房砧板职业病:实用建议指南
结合国际职业健康协会(IOHA)的最新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
- 优化工具选择:
- 选用带防滑垫、倾斜设计的砧板,或硅胶材质减少反震。
- 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刀具(如弧形手柄)。
- 调整操作习惯:
- 每20分钟休息一次,做手腕绕环、肩部拉伸动作。
- 双手交替切菜,分散压力。
- 家庭应急处理:
急性疼痛时可冰敷15分钟,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厨房砧板职业病需早防早治
厨房砧板职业病并非“小问题”,长期积累可能引发不可逆损伤,建议从业者定期进行手部关节检查,并通过更换工具、调整姿势主动预防,若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权威参考:
- 世界卫生组织(WHO)《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防治指南》
- 中国疾控中心《餐饮业职业健康防护手册》
- 美国梅奥诊所官网(Mayo Clinic)腕管综合征专题
(注:本文内容结合最新行业研究,建议收藏转发给长期从事厨房工作的亲友!)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