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把话说满,是故意的?还是职业病
平时因为一个字说不到位,患者及其亲属甚至带着医闹,就来医院找事胡闹。现在医院就像是唐僧肉,那些不怀好意的,心灵龌龊的人,都想着到医院来发财。这也是因为他们的,违法犯罪成本太低原因造成的。
医生不把话说满那是有职业操守的。就和我们做人是一样的,给你治病的医生没有一个说这次好了,不可能有第二次了。,治病救人是良好的医德!如果你不带钱试试,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有一次我路经医大附近,发现有人倒地,路经此处医学院的学生轮流给患者做心脏复苏,有人在翻患者的随身携带的物品联系他的家人,巡警去医大医院找医生,医护人员拿担架像箭一样冲了过来,交警一伸手,所有的车辆都停下来给病人让路,医大医生一边推担架,一边给患者做心脏复苏,因为没有家属在场,所有人都在为患者接力,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我特别感动,谁说医生不伟大,他们是人间的天使!所以我们一定要体量医生,不要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医生,他们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她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医护的压力很大,职业也是高危的。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更能体会到医护的不容易,医护就像战士一样,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义不容辞,请为我们的医护工作者点赞!
医生不把话说满,即不是故意的,也不是职业病,而是职业道德。
医学有绝大部分世界是未知的,人们的认识扱其有限,今天认为正确的知识,明天可能会被否定。其二疾病的转归是变化的,有一定的普遍规律,也有特殊规律,医学往往可以掌握一般规律,而全面掌握特殊规律还很难做到。其三个体是有差异的,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治疗,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
不要期望医生绝对打包票,百分之百包治的往往是骗子。
医学是科学充满未知与不确定,不同和疾病往往有相同的症状,或同一个疾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症状。医生会根据病史、症状、体检及相关检查抽丝剥茧寻找证据做出诊断。往往西医会更严谨些不会把话说满,中医一般会用比较肯定语气获取患者信心和认可。
没有谁能打包票保证病人经治疗后如何如何,因为有太多的因素影响和干扰治疗效果: 病人的饮食、起居,体质,年龄,免疫力,心情,冷暖、意外等等都是医生无法控制的,所以正规的医生不可能拍胸脯包你如何如何好的。
医生从事的职业,不是服务业,而是医学科学技术。从科学的角度,凡事不可能百分百确定。所以,医生天然就不能向患者承诺疗效,反之,承诺疗效的医生,都是在忽悠患者,赤裸裸违反国家医疗行业规范和背离医德。医生也不能向患者保证诊断的百分百确定,只能说:最有可能是这样。因为所谓确诊,其实就是根据目前掌握的临床资料,最符合最有可能的诊断,仅此而已。说不定明天一个新的症状出现,就会推翻昨天的“确诊”;也说不定按照“确诊”的病去治疗毫无效果,结果只能推翻“确诊”从头再来。很多患者和家属,根本不可能理解以上“医疗常识”,因为几千年来他们反复强化的“医疗常识”都是这样的:医生摸摸看看,立即金口直断!医生一副药,立即药到病除!医生一开口,立即宣判你只能活多少天、多少月……其实,从科学角度看,这些都是“神学”范畴。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