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猪厂上班.上到了第七个月我就得传染病,这个算不算是工伤或职业病...
1、炭疽 森林脑炎 布鲁氏菌病 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莱姆病 从你的描述中,你应该哪类都不属于。所以,职业病就不要想了。至于工伤,我们就要看工伤保险条例了。
2、属于非职业病的个人身体原因患病。可以享受医疗期待遇。
3、算工伤。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7条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4、所谓工伤,是指职工因为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危害,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疾病。网球、羽毛球运动员较常见,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者,也易患此病,但不是法定职业病,不是工伤。
5、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业病有哪些病
1、职业性皮肤病(8种)、 职业性眼病(3种) 、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 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 其他职业病包括: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2、有中暑、减压病等。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 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1 0、其他职业病。
3、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共19种,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导致肺组织纤维化等病变的疾病。职业性皮肤病:共9种,多由接触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引起皮肤损害。职业性眼病:共3种,与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辐射等有关。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共4种,如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导致的听力损伤等。
4、] 108号),将10类共115种职业病列入法定职业病,包括:①尘肺13种;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③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56种;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⑥职业性皮肤病8种;⑦职业性眼病3种;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⑨职业性肿瘤8种;⑩其他职业病5种。
5、职业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由于长期接触生产性有害因素导致的各类疾病。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职业病: 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矿尘、硅尘、石棉尘等导致的肺部疾病,常见有煤工尘肺、矽肺等。此外,还有职业性哮喘,因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过敏源引发的呼吸系统炎症。
6、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性肿瘤:11种。职业性传染病:5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职业性眼病:3种。其他职业病:3种。常见的职业病有尘肺、外照射慢性射线病、减压病、炭疽、接触性皮炎、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石棉所致肺癌、职业性哮喘等。
职业病有哪些种类
1、职业病的种类: 尘肺。有硅肺、煤工尘肺等。 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 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物理因素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等。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2、警察职业病包含多种,这些职业病主要源于他们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性质。首先,警察由于长期保持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经常面临紧急情况和高压环境,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这些心理疾病不仅影响警察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判断力。
3、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棉尘病等。 职业性皮肤病:如白斑。 职业性耳鼻口腔疾病:如爆震聋。 职业性眼病:如白内障。 职业放射性疾病:如放射性肿瘤。 职业性化学中毒:如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职业性传染病:如炭疽。 物理因素导致的职业病:如中暑、高原病。
4、法律主观:职业病的分类 现有法定的职业病分10大类115种。 粉尘类:矽尘、煤尘、石黑尘、炭墨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等各种粉尘。
5、职业病共有10类,132种,职业病包括尘肺病、放射病、化学中毒、物理因素职业病、传染病、皮肤病、眼病、耳鼻喉、肿瘤以及其他职业病这10类。
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多少种
1、我国法定职业病共分为10大类,总共有132种。这10大类包括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strong]职业病传染病包括[/strong]他职业病。职业性化学中毒是一个分类,其中包含了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2、职业病在我国被划分为十大类,具体包括132种不同[strong]职业病传染病包括[/strong]的疾病。法定的职业病种类繁多,涵盖了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以及其他职业病。
3、我国法定职业病曾有115种和132种的版本,当前最新为135种。2002年版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我国法定职业病共有10大类115种。2013年12月修订该目录后,法定职业病变为十大类132种,包含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等。
4、法律分析:在我国,现行的法定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包含10大类共132种疾病。与此相对,之前的旧版职业病目录包含10大类115种疾病,但该目录已于五年前被废除。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联合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共同制定和调整,并定期公布。
5、我国的职业病分类科学严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被分为十大类,共计115种。
6、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分为十大类,共计132种。以下是各类别的详细列表: 尘肺病:包括硅肺、煤工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3种。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涵盖外照射急性放射疾病、内照射放射疾病等11种。
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
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strong]职业病传染病包括[/strong];(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职业性皮肤病: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接触性皮炎等。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等。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像噪声聋、铬鼻病等。职业性化学中毒:例如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如中暑、减压病等。
噪声聋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strong]职业病传染病包括[/strong],而且是最常见的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之一。噪声聋长期接触噪声[strong]职业病传染病包括[/strong],引 起永久性听力损失的一种职业性耳科疾病。噪声聋的发生是噪声对人体听觉器官长期慢性影响的结果[strong]职业病传染病包括[/strong],表现为感音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病变。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实行经济补偿,故也称为赔偿性疾病。中国政府规定诊断为法定(规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职业病危害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使劳动者知晓工作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检查结果等的行为。
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新增18种,类别仍为10类。
对其中某些危害性较大,诊断标准明确,结合国情,由有关部门审定公布的职业病,称为狭义的职业病,或称法定(规定)职业病。
职业病一般有哪些种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目录》于2002年4月18日由卫生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发布,明确了10大类115种职业病。具体分类如下:- 第一类:尘肺,包括13种疾病。- 第二类: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涵盖11种疾病。- 第三类:职业中毒,涉及56种疾病。- 第四类: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包括5种疾病。
我国法定职业病种类繁多,涵盖了从化学物质中毒到物理因素伤害,再到职业性传染病等多个方面。化学中毒包括铅、汞、锰、氟、磷、砷、氯气等引起的中毒,还涉及了工业性氟病、氰及脂类化合物中毒等。
第二类是职业性皮肤病,包括9种疾病。第三类是职业性眼病,包含3种疾病。第四类是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例如噪声聋、爆震和早聋等4种疾病。第五类是职业性化学中毒,共有60种。第六类是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如中暑、减压病、手臂振动病等7种。第七类是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包含11种。
同时,劳动者自身也应增强职业病防护意识,了解相关法规标准,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总的来说,法定职业病的种类众多,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