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范的目录
1、石油石化行业作为我国具有高风险的产业,其广泛涵盖众多行业和职业领域,工作环境恶劣,自动化程度高且连续作业。生产过程中,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且具有腐蚀性的原料和产品频繁接触,技术复杂且设备种类繁多,这就使得职业病危害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一旦疏忽,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威胁到员工的健康。
2、法律主观: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1)有毒物质,如铅、汞,乙烯生产过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产丁苯橡胶过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烃油、亚硝酸钠、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几十种。
3、劳动职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环保安全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4、汽油、二氧化硫、苯、甲苯、二甲苯、氨等。 物理性危害因素主要表现为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等。 其他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和电离辐射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系统性的识别和分析,有助于了解职业病防护的重点。 这为未来石化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5、-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房屋建筑或布局不合理,例如将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如氯气的回收、精制、液化岗位产生的氯气泄漏,可能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6、汽油、 二氧 化硫、 苯、 甲苯、 二甲苯、 氨等; 物理因素主要为噪声、 高温、 工 频电场等; 其他因素主要为粉尘和电离辐射等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系统 的识别和分析, 了解石油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重点, 为 今后开展石化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提供依据。
7、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乙烯生产过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产丁苯橡胶过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烃油、亚硝酸钠、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几十种。
链工宝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答案是什么_2020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B)、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A、福利待遇 B、劳动安全 C、教育和培训 100、公众发现、捡拾的无主危险化学品,由(C)接收。
2、D.安全生产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B 168《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3、链工宝全国安全生产月新安法知多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第601-700题)60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是()。A.12322 B.12315 C.12319 正确答案:A 60一般由于活断层错动造成的地震属于()。
4、正确答案:D 169《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涉及人员死亡的举报事项,应当由()人民政府组织核查处理。A.国务院 B.省或自治区 C.市级以上 D.县级以上 正确答案:D 169《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5、年6月,国务院安委会主办的全国安全生产月网络知识竞赛活动,以及国家煤监局主办的“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网络答题活动将同时在链工宝平台举办,为有效集中网络资源,确保两项全国性活动顺利圆满举行,链工宝将自5月30日起,停止部分地区机构和企业的免费学习服务。
6、正确答案:A 110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反应,俗称着火。A.物理 B.化学 C.生物 正确答案:B 110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中的四懂内容为:懂灭火方法、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逃生方法。
7、正确答案:B 140有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丁烷是正丁烷吗?R600正丁烷用途
在化学世界中,丁烷是一个大家族,包含两种主要成员:正丁烷和异丁烷。严格来说,正丁烷并不是丁烷的同义词,但在非专业场合,它常被用来指代。不过,如果不做特别说明,我们通常所说的“丁烷”多指代正丁烷这一纯净形态。
正丁烷可作为溶剂、制冷剂和有机合成原料。在油田气、湿天然气和裂化气中均含有正丁烷,经过分离可获取。正丁烷的制冷剂名称为R600,CAS编号为106-97-8。在0℃时的饱和蒸气压为1039kPa,燃烧热为2653kJ/mol。临界温度为159℃,临界压力为79MPa。
正丁烷用途,具体如下:丁烷是石油裂化反应的产品之一。作为一种石油产品,正丁烷的日常用途包括家用液化石油气,亦用于打火机和便携式丁烷气炉中作燃料。此外,丁烷还可以用来合成丁烯、二硫化碳等。
正丁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4H10,是一种常见的烷烃,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易液化的气体。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丁烷,又称正丁烷,分子中4个碳的直链烷烃,是两种有相同分子式(C4H10)的烷烃碳氢化合物的统称,丁烷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无色,容易被液化的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丁烷包括正丁烷和异丁烷 ( 2-甲基丙烷)。
一般情况下丁烷就是正丁烷,比如,我们常说的己烷就是指正己烷。但严格来说丁烷还有异丁烷,所以在正式场合要说明是正丁烷,还是异丁烷。
液化石油气储罐探伤辐射有多大?本人不小心经过那里最近2米。对人影响...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有毒性的气体,但是这种毒性的挥发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了10%时才会挥发出让人体出现反应的毒性。当人体接触到这样的毒性之后就会出现呕吐、恶心甚至昏迷的情况,给人体带来极大的伤害。
但同样会引起液化石油气压缩机经常自动强制性停机,甚至导致压缩机损坏事故,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第液化石油气泵进、出口管线不安装防振胶管 《规范》第21条规定“液态液化石油气泵进、出口均应安装长度为0.5 m左右的高压耐油铠装橡胶管或采用其他防止振动措施。
气站总容积小于等于50立方米,且单罐容积小于等于20立方米时,距民用建筑的安全距离不小于40米。距居民区、村镇和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重要公共建筑(最外侧建、构筑物外墙)45米;气站总容积大于50立方米小于等于200立方米,且单罐容积小于等于50立方米时,距民用建筑的安全距离不小于45米。
液化石油气储罐充装站与居民住宅的安全距离应根据相关规定确定。
经济性高:液化石油气埋地储罐可以节约储存空间,降低储存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石油气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便于管理:液化石油气埋地储罐可以集中管理,方便监测和维护,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石油液化气如果盛装在安全的压力罐内,并且阀门关闭严实,不存在漏气现象,在旁边玩手机不会出现异常情况。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本身是具有防水和防晒功能的。它通常由高强度钢材制成,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具有很好的防腐蚀和防水性能。因此,即使没有遮南遮雨棚,储罐也能够很好地抵御阳光和雨水的侵蚀。其次,建造遮南遮雨棚需要一定的成本和空间。
爆炸的类型一般有哪两种?
1、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物理爆炸 物理性爆炸是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的,在爆炸的前后,爆炸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锅炉的爆炸是典型的物理性爆炸,其原因是过热的水迅速蒸发出大量蒸汽,使蒸汽压力不断提高,当压力超过锅炉的极限强度时,就会发生爆炸。
2、爆炸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即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通常是由于容器内液体过热气化或气体被强烈压缩而引起的,如蒸汽锅炉的爆炸或气球受热爆炸。这类爆炸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能量的释放主要是通过物理过程,如气体体积的迅速膨胀或压力的突然释放。
3、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是爆炸的三种基本类型。物理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如温度、体积和压力的变化。例如,过热的水迅速蒸发产生大量蒸汽,导致蒸汽压力急剧上升,当压力超过锅炉的承受极限时,就会发生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
4、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防范涉及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和废弃物处置这六个关键环节。化学品的爆炸性主要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两种类型,其中化学爆炸通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5、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是爆炸的三种基本类型。物理爆炸物理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如温度、体积和压力的变化)引起的,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成分不发生变化。例如,过热的水迅速蒸发产生大量蒸汽,导致蒸汽压力急剧上升,当压力超过锅炉的承受极限时,锅炉就会发生爆炸。
6、简单分解爆炸:这类爆炸不涉及燃烧现象,所需能量由爆炸物自身分解产生。典型物质包括叠氮铅、雷汞、雷银等,它们在轻微震动下即可引发爆炸。 复杂分解爆炸:这类爆炸过程中伴有燃烧,所需氧气由爆炸物自身分解提供。常见炸药如TNT(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等均属于此类。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哪些
爆炸品,如硝铵炸药、梯恩梯等。易燃易爆气体。易燃液体,如油漆、香蕉水、汽油、煤油、乙醇、甲醇、丙酮、甲苯、二甲苯、溶剂油、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9类危险品主要包括: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第五类: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有毒物质;第七类:放射性物质;第八类:腐蚀品;第九类:杂项。
第一类:易燃易爆品 这类危险化学品具有燃烧或爆炸的特性。例如,汽油、炸药、火柴等。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有毒气体 包括高压气体如液化石油气,以及其他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等。 第三类:放射性物品 这类物品能发射放射性射线,具有辐射危险。例如,铀、钴、镭等。
医院危险化学品有: 医用放射性物质。 医用化学试剂。 医用气体和易燃易爆物品。 消毒剂和抗菌剂等。解释:医用放射性物质是医院中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之一。这些物质主要用于放射诊断和治疗,如X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由于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处理不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严格管理。
危险化学品包括如下: 氧化剂 有毒物品 腐蚀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或与湿易燃物 易爆物。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爆炸品 爆炸品是指在受到摩擦、撞击或其他外部刺激时,能迅速发生爆炸反应,产生巨大破坏力的物质。这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炸药、雷管等。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