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的一声后,你的耳朵还好吗?——聊聊爆震聋的预防与保护** 王师傅在建筑工地干了二十年,最近总觉得耳朵里嗡嗡响,看电视要把音量调到最大声。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他患上了"爆震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容易被忽视的职业病。 爆震聋,简单来说就是耳朵被突然的巨大声响"震坏"了。像放鞭炮、打桩机作业、枪械射击这些场合,都可能引发这个问题。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可能一次巨响就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 为什么巨响会伤害耳朵呢?我们的耳朵里有个叫"耳蜗"的精巧器官,里面排列着像小绒毛一样的听毛细胞。这些细胞非常娇嫩,巨大的声波冲击会直接损伤它们。更麻烦的是,听毛细胞一旦受损就无法再生,这就导致了永久性听力下降。 从事这些职业的朋友要特别注意: - 建筑工人(打桩、拆墙) - 军人、警察(射击训练) - 矿工(爆破作业) - 工厂工人(冲压机床操作) 如何判断自己可能中招了?可以留意这些信号: ✓ 耳朵里总有蝉鸣般的响声 ✓ 别人说话经常听不清楚 ✓ 需要调大电视音量 ✓ 开会时听不清同事发言 预防其实很简单,关键要做好这几点: 1. **戴对护具**:普通耳塞能降噪20分贝,专业耳罩能达到30分贝。就像给耳朵穿上"防弹衣"。 2. **保持距离**:离声源越远,伤害越小。每增加一倍距离,噪音就降低6分贝。 3. **控制时间**:在90分贝环境最长待8小时,100分贝只能待2小时,再久就要轮岗休息。 4. **定期检查**:建议高危职业者每年做一次听力测试,就像汽车要定期保养一样。 企业可以这样做来保护员工: - 给嘈杂区域做"噪音地图"标注 - 设置轮岗制度减少暴露时间 - 配备不同等级的防护装备 - 每月开展安全讲座 如果不幸出现症状,记住两个"黄金时间": • 72小时内就医,治疗效果最好 • 1个月内干预,还能挽救部分听力 最后提醒大家,听力损伤就像"温水煮青蛙",往往察觉时已经晚了。保护听力要像保护视力一样重视。下次遇到巨大声响时,别忘了提前做好防护,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只有这一副"原装"耳朵。 (小贴士:手机可以下载分贝测试APP,超过85分贝就要注意防护啦!)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