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巨响后听不清?当心"爆震聋"找上门! 生活中,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突然一声巨响后,耳朵嗡嗡作响,甚至暂时听不清声音。这种由巨大声响导致的听力损伤,在医学上被称为"爆震聋"。今天,我们就用最通俗的语言,带大家了解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隐患。 ### 什么是爆震聋? 简单来说,爆震聋就是耳朵被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震伤"了。就像用力拍打鼓面会损坏鼓膜一样,我们的耳膜和内耳结构也很脆弱。当遇到爆炸声、枪声、烟花爆竹等超过140分贝的巨响时(相当于喷气式飞机起飞时的噪音),就可能造成听力损伤。 ### 爆震聋的常见表现 被巨响震伤后,你可能会出现: 1. 耳朵里持续嗡嗡响(耳鸣) 2. 听声音像隔着一层棉花 3. 对某些音调特别不敏感 4. 严重时可能伴随头晕、恶心 这些症状可能在巨响后立即出现,也可能过几小时才显现。好消息是,多数人的听力会在几天内逐渐恢复,但如果反复受伤或损伤严重,就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 ### 哪些人容易中招? 以下人群要特别注意: - 军人、警察等经常接触枪炮声的职业 - 建筑工地、矿场等有爆破作业的工人 - 烟花爆竹生产、燃放相关人员 - 喜欢去音乐节、射击场等高分贝场所的普通人 ### 如何预防爆震聋? 记住这几个实用小贴士: 1. **提前防护**:预计要接触巨大声响时,提前戴好专业防噪耳塞或耳罩 2. **保持距离**:尽量远离声源,每增加一倍距离,声音强度就降低约6分贝 3. **张嘴减压**:遇到突发巨响时,可以微微张嘴,帮助平衡耳压 4. **及时休息**:接触强噪音后,要给耳朵至少18小时的恢复时间 ### 受伤后怎么办? 如果不幸"中招",记住三步走: 1. **立即远离**:避免继续暴露在噪音环境中 2. **及时就医**:72小时内是黄金治疗期,医生可能会用激素等药物帮助恢复 3. **定期复查**:即使症状缓解,也要复查听力,确保没有隐性损伤 ### 特别提醒 很多人觉得"耳朵嗡嗡响过几天就好了"不当回事,但反复的爆震损伤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蚕食你的听力。等到发现听不清别人说话时,往往已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保护听力要像保护视力一样重视。下次遇到可能产生巨大声响的场合,别忘了提前做好防护。毕竟,好听力一旦失去,可能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