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一声后,耳朵嗡嗡响?警惕爆震性耳聋!** 小张是工地上的老员工,上周在拆除作业时,附近突然传来一声巨响。虽然当时戴着安全帽,但之后他总觉得右耳闷闷的,听人说话像隔了层棉花。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这是典型的"爆震性耳聋"。 **什么是爆震性耳聋?** 就像名字说的那样,这是突然的巨大声响(比如爆炸、枪声、重型机械撞击)造成的听力损伤。我们的耳朵里有个叫"耳蜗"的精巧结构,里面排列着像钢琴键一样的听觉细胞。当爆炸声超过140分贝(相当于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时,这些"琴键"就会被震得七零八落。 **三个危险信号要当心** 1. 巨响后耳朵持续嗡嗡响(医学称耳鸣) 2. 听别人说话像隔着门板 3. 耳朵有胀痛感或轻微头晕 **为什么工人特别容易中招?** 建筑、采矿、军工等行业的从业者,长期暴露在这些危险中: - 打桩机工作时产生160分贝噪音 - 矿山爆破瞬间可达180分贝 - 射钉枪发射声响相当于小型爆炸 **防护三件套,一个不能少** 1. **隔音耳罩**:像给耳朵戴"头盔",能降低30-40分贝噪音 2. **防噪耳塞**:正确佩戴后可以过滤掉20-30分贝 3. **智能警报器**:当环境噪音超标时会自动闪烁提醒 **急救黄金4小时** 如果不幸遇到意外爆炸: ① 立即远离噪声源 ② 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耳朵前的小突起) ③ 尽快到急诊耳鼻喉科检查 医生提醒:24小时内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听力恢复几率能提高50% **企业可以这样做** - 每月安排"安静日":让员工耳朵休息 - 设置声学隔离区:用特殊材料吸收噪音 - 开展"听力体检":比普通体检多一项耳蜗检查 现在很多智能手表都能监测环境噪音,当数值超过85分贝时(相当于繁忙马路的声音),就该提高警惕了。记住:听力损伤是不可逆的,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