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炸声后听力受损怎么办?这些真实案例教你保护耳朵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工地的爆破声、节日的鞭炮声、演唱会的音响声......这些都可能对我们的听力造成永久性伤害。今天,我们就通过几个真实案例,来聊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种"爆震聋"。 ### 案例一:建筑工人的防护经验 45岁的王师傅是一名爆破工人,从业20年来一直坚持佩戴专业防噪耳塞。他说:"刚开始觉得戴耳塞麻烦,但看到几个老同事因为长期暴露在爆破声中,现在跟人说话都要靠吼,我就再也不敢大意了。"王师傅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噪音环境下工作,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 案例二:音乐爱好者的教训 大学生小李是个音乐发烧友,经常去音乐节和演唱会。有次在近距离感受了3小时的重金属音乐后,他出现了耳鸣、耳闷的症状。医生诊断为暂时性听力损伤,建议他以后参加类似活动时要保持安全距离,必要时使用降噪耳塞。现在小李学会了享受音乐的同时保护耳朵。 ### 预防爆震聋的小贴士: 1. **远离声源**:遇到爆炸声、鞭炮声时,尽量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 2. **正确防护**:在噪音环境下要佩戴专业防护设备,普通耳塞对爆炸声防护效果有限 3.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要立即就医,72小时内治疗效果最佳 4. **定期检查**:长期接触噪音的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查 ### 特别提醒: 春节期间是爆震聋的高发期。去年除夕夜,某医院急诊科就接诊了12例因鞭炮致听力损伤的患者。医生建议:观赏烟花爆竹时要保持安全距离,儿童最好佩戴防护耳罩。 记住:听力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保护自己的耳朵,享受清晰的有声世界。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