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环境太吵?当心"噪声聋"找上门!这些防护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小张是一名工厂工人,最近总觉得耳朵嗡嗡响,听同事说话也经常听不清。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这是"噪声聋",是由于长期在嘈杂环境中工作导致的听力损伤。其实像小张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容易被忽视的职业病。
什么是噪声聋? 简单来说,就是长期暴露在85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相当于繁忙街道的噪音水平),导致听力逐渐下降的一种职业病。它不像突发性耳聋那样明显,而是悄悄发生的,等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哪些职业容易中招? 制造业工人(特别是机械操作工)、建筑工人、机场地勤、音乐从业者等都是高危人群。如果你每天工作8小时的环境噪音超过85分贝,就要特别注意了。
早期信号要警惕 • 下班后耳朵嗡嗡响(耳鸣) • 听不清别人说话,特别是高频声音 • 需要调大电视或手机音量 • 开会时听不清后排同事发言
这些症状如果持续超过24小时,建议尽快就医检查。
预防有妙招 1. 物理防护是根本 企业应该: - 给员工配发合格耳塞或耳罩 - 设置隔音操作间 - 定期检测工作环境噪音 - 实行轮岗制减少暴露时间
2. 个人防护要做好 - 正确佩戴防护用具(耳塞要完全塞入耳道) - 定期检查听力(建议每年一次) - 工作间隙到安静处休息 - 避免同时接触噪音和震动
3. 生活习惯要注意 - 少用耳机,使用时音量不超过60% - 保证充足睡眠 - 控制血压血糖(这些疾病会加重听力损伤)
成功案例分享 某汽车配件厂通过以下措施,3年内将噪声聋发病率降低了80%: 1. 投入50万元改造隔音设施 2. 每月组织听力检查 3. 开展防护知识培训 4. 设立"安静休息区"
记住:听力损伤是不可逆的!与其等到听不清亲人说话才后悔,不如从现在开始做好防护。如果你或家人从事相关工作,一定要重视起来,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健康。
小测试:现在试着捂住耳朵10秒钟,感受一下听不清声音的感觉——这就是噪声聋患者的日常。让我们一起守护"听"的权利!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