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肺病的职业医学认知与防控要点
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一类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作为我国法定职业病中最主要且危害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其防治具有重要的职业健康意义。本文从职业医学角度,系统阐述尘肺病的核心认知与防控策略。
####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尘肺病的致病因子为无机矿物性粉尘,主要包括二氧化硅(矽尘)、硅酸盐、煤尘、石墨尘等。其发病机制涉及粉尘在肺泡内沉积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引发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网络激活,最终导致肺组织不可逆的纤维化病变。
#### 二、高危行业识别
常见高风险行业包括: - 煤矿开采与选煤业 - 金属矿山(如金、铜、铁矿)凿岩、粉碎作业 - 建筑材料加工业(石材切割、陶瓷制造) - 铸造业(型砂处理、清砂) - 隧道掘进与水利工程
#### 三、临床表现与分期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 - 慢性咳嗽、咳痰、胸闷 - 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 - 肺功能下降(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 根据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及肺功能检查,可分为壹期、贰期、叁期尘肺。
#### 四、诊断标准
需结合以下三方面: 1. 明确的粉尘职业接触史 2. 符合尘肺病表现的影像学特征(如小结节影、大块纤维化灶) 3. 排除其他类似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
#### 五、并发症管理
常见并发症包括: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肺结核(尘肺患者为结核高发人群) - 自发性气胸 - 肺源性心脏病
#### 六、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特效逆转纤维化的治疗方法,重点为: - 脱离粉尘接触 - 对症支持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氧疗) - 肺康复训练 - 并发症的预防与干预
#### 七、职业健康监护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组织接尘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包括后前位胸片、肺功能测定及症状问卷评估。
#### 八、工程控制与个人防护
应采取三级防护策略: 1. 工程控制:湿式作业、密闭除尘、局部通风 2. 个体防护:佩戴符合GB2626标准的防尘口罩 3. 管理措施:制定粉尘作业操作规程,限制作业时间
#### 九、法律法规与责任主体
用人单位为尘肺防治第一责任人,应履行: -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定期检测 - 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
#### 十、科研与政策展望
当前研究方向集中于: - 生物标志物用于早期诊断 - 抗纤维化药物的开发 - 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学诊断 国家持续推进“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强化多部门协同治理。
---
尘肺病防治是一项涉及医学、工程学、法律学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劳动者、医疗机构及政府共同协作,从而实现从源头控制到晚期患者救助的全流程管理。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应急管理部: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获批组建
上海交通大学鲍勇:从五方面解读《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9月7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职业病防控更有效有力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维权有道,职业病网获全国职业病患者多封感谢信
前沿观察:加强职业性中暑劳动者工伤权益保障
职业健康标委会职业病诊断组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卫健委答复“推行尘肺病责任险立法”建议:将深入论证相关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