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又出新职业病病种 你中招了吗?最近,记者从安徽省职业病防治院、省安全监察局、省总工会等多个部门了解到,该省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越发严峻。
据统计,2014年,安徽共收治职业病患者7734人次,一些此前从未“报告”过的病例也开始出现,比如手臂振动病、职业性森林性脑炎、高原性心脏病等。这些早已列入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的病例,在安徽却是“新面孔”。
参加过多次职业病诊断和防治宣传工作的安徽省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陈葆春认为,随着新溶剂、新型生产材料等在工业中的不断应用,新型职业病逐渐增多,给防治工作带来新挑战。
症状:新病案例增多
合肥市一家4S店的洗车工小唐工作了几年后,突然发现自己的胳膊越来越使不上劲儿。后来,在诊疗中,医生推测病因可能与小唐之前从事的洗车工作有关。在协助小唐搜集有关职业病证据的过程中,职业病防治院发现,小唐所在的4S店使用的高压水枪,其震动频率大大高于国家指定的标准。在取得一系列关键性证据后,职业病防治院专家确诊小唐患了手臂振动病。这一病例也成为安徽2014年新增的几种职业病之一。
同样成为去年该省职业病首发病例的是一名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可是,原本只在高海拔地区发病的高原性心脏病怎么会在安徽发生呢?
原来,这名患者曾经在高海拔地区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回到安徽工作。按照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从业者可以在户籍地或常住地申请职业病鉴定。经专家鉴定,安徽省第一例高原性心脏病被记入该省职业病防治的卷宗。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新增职业病病种与近年来区域间的经济交流活动不断加强也有关。他们以布鲁氏杆菌病为何在安徽这样的内陆省份出现为例,说明正是由于经济活动的加剧,才导致这一原本出现在草原地区、主要寄生在牛身上的病菌来到安徽。
2014年,安徽省在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和畜牧业领域还发生过3起群体性职业病,对此,安徽省卫计委副主任杜昌智曾表示,“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诊断:新病没能得到重视
目前,安徽省诊断出的最多的职业病病例仍然是尘肺病,但新型职业病及病情没能得到应有重视的情况值得关注。
在陈葆春看来,这与人们对职业病的认识有关,“比如,当一个人发生皮肤疾病的时候,他往往很难将此与自己的职业经历联系起来。”
据了解,不少国外常见的高发职业病种类在国内却很少报告。这些高发的职业病病种包括噪声造成的职业病、放射性职业病以及职业肿瘤等,“甚至像石棉肺这样的职业病在全行业都没能得到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医生在内的相当一部分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的职业群体,同样对放射性职业病表现出漠视。
与此同时,劳动者对职业病了解不多,用工方刻意回避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按照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机构可出具公函,要求申请人所在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就有关问题做出回复。而如果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回复,诊断机构可以依此对企业作出不利的判断“即便规定如此,年发往企业的公函仍然有超过一半得不到任何回复。”陈葆春告诉记者。
药方:构筑“防治保”新格局
一般来说,职业病防治主要由卫计、安监、人社等部门负责,共同构筑“防、治、保”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尽管制度设计相当完备,但由于劳动者普遍缺乏职业病防治意识,加之有些用工方刻意隐瞒与职业病防治有关的信息,职业病防治形势仍然严峻。
陈葆春告诉记者,由于很多职业病在诊断过程中也需要院方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调查取证,因此有基层职业病防治院往往采取“能推诿则推诿”的态度,这既不利于患者的诊治也不利于职业病的防范。谈起职业病防治过程中的困难,安徽省安全监察局局长张海阁认为,产生危害而不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是直接原因,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防护措施不到位、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差是客观原因,防治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不落实是根本原因,对防治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是深层次原因。
不过,在近年来的职业病防治中,工会组织的力量逐渐显现:在每年举行的职业病防治宣传周活动中,工会是重要参与者,每年的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工会也是重要的参与方。去年,安徽省总工会在全省推广《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模式》,推动各级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不仅如此,安徽省总还举办了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专业资格培训班。
“我们希望,也愿意在职业病防治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安徽省总劳保部有关负责人说。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人民法院报:离职后发现患职业病可申请工伤认定!
案例分享:噪声聋获职业病工伤赔偿后,再获赔45万
一个35岁的白血病人的请求:我想诊断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