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4时,尘肺病患者陈本华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接受了“双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4个小时后,陈本华醒来,他的病房里多了一大瓶液体,里面悬浮着一些灰色的絮状物,而底部则是煤灰一样的黑色沉淀物。
这些东西,来自陈本华的肺。
44岁的陈本华是郧西县六郎乡将军坪人。他的“工龄”并不长,2006年开始在山西省朔州市的煤矿区务工,他断断续续在四五个小矿井打过工。一次干几 个月,每月能挣数千甚至上万元。
2012年初秋,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并借了2万元外债,在郧西县城购置了一套房子。可与此同时,他的身体变差了,时常感到乏力、呼吸困难,有时候甚至不 能平躺睡觉。为了还债,陈本华勉强在矿井撑过了一个冬天。3月初,他在太和医院被确诊患有尘肺病,随即住院治疗。
太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玉全说,尘肺病的病因在于呼入的粉尘末,最终形成“矽结节”。这些“矽结节”的直径只有几个毫米,但是这些矽结节广泛分 布并占据了肺泡的位置,使患者的呼吸一天比一天困难。
根据矽结节的数量和密集程度,尘肺病被划为3期。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尘肺1期病人的矽结节会越长越大,相互融合,恶化为尘肺病2期、3期。最后,矽 结节会成为直径十几厘米的大团块,正常的肺组织被这些硬邦邦的东西取代了,自然会严重影响到呼吸功能,直至呼吸衰竭,最终死亡。
刘玉全说,洗肺可以缓解病情,但尘肺病发展到3期或是肺部有起泡、空洞,洗肺的风险极大,可能会加剧病情。
陈本华是尘肺病1期,在他的整个手术过程中,共有10瓶总计1万毫升的氯化纳液体流经陈本华的肺部,陈本华保留那瓶浑浊的洗出液仅是手术洗出液的 1/10。
“我是幸运的,还能洗肺”。 陈本华说,不幸运的是他的几位乡邻和同学,他们病发救治时,已是3期。在他的家乡,很多人都患有尘肺病,病重者大多在家等死。
刘玉全说,尘肺病在目前无法治愈。洗肺、吃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减缓病情的发展,无法从根本上逆转病情。
尘肺病患者需要脱离有粉尘的工作环境,并少干重活多休养。但很多病人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之后,又回到了矿井劳作。
“如果在矿井务工,尘肺1期病人转为3期只需要短短几个月”。 刘玉全说,尘肺病患者一旦进入晚期,就会回天乏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患者活活憋死,有的患者最后往往发展成肺心病,全身多个脏器全面衰竭。有的身体浮肿、 溃烂,其状之惨,让人不忍目睹。
目前缓解尘肺病人痛苦的常用药是克矽平和矽肺宁,前者价格昂贵,用药1月需要1万元,后者药厂的利润小,经常断货。
为了减少病痛的折磨,尘肺病人每天不能断药,按最便宜的药品算,每月花费也要300元。如果病情恶化,需要的药费更多。
刘玉全说,太和医院治疗的尘肺病人多在小矿点务工,没有正式的劳动合同,也就无法办理职业病鉴定,治疗费用需要自负。而且,时至今日,尘肺病并未纳入 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范围。
一位医生说,有时为了帮助经济条件差、无法报销医疗费用的尘肺病人,出于良知,医生甚至会冒着风险在诊断书上写上别的病种。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人民法院报:离职后发现患职业病可申请工伤认定!
案例分享:噪声聋获职业病工伤赔偿后,再获赔45万
一个35岁的白血病人的请求:我想诊断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