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职业性急性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的最常见氟化物为氟化氢和氢氟酸,其次还有元素氟、三氟化硼、四氟化硅、氟硅酸、二氟化氧、三氟化氮、五氟化硫、六氟化硫等。
氟主要经皮肤黏膜及呼吸道侵入人体,导致中毒,不同侵入途径所致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1.单纯呼吸道吸入中毒。大多数因吸入氟化氢或氢氟酸酸雾所致,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急性损害为主。吸入后即刻出现咳嗽、咽痛、气急等刺激症状。重症者咯大量泡沫痰,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射线影像表现为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单纯灼伤皮肤吸收中毒。大多由氢氟酸灼伤所致,临床表现以低钙血症所致心血管系统急性损害为主。部分可出现反复抽搐。轻症可在伤后48h内出现心肌酶活性指标增高或肌钙蛋白阳性。心电图主要显示QT间期延长及ST-T异常改变;重者因氟离子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及低钙血症、心电图显示T波低平及传导阻滞、频繁早搏、严重时出现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或癫痫样抽搐,甚至猝死。3.灼伤皮肤吸收合并吸入中毒。大多见于氢氟酸灼伤浓度>40%及存在面颈部灼伤者。病情程度往往严重,猝死率高,即使小面积(<3%)n〜I度灼伤也可导致死亡。当灼伤同时出现刺激性咳嗽、声嘶、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考虑合并有吸入损伤,宜警惕病情严重。
4.急性无机氟中毒猝死的主要原因为喉水肿窒息或心源性猝死。
对于长时间接触氟化氢、氢氟酸及各种氟化物的员工,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尽量避免氟中毒。
供稿人:朕尔职业病康复医院 李井富
责编:欧阳凝碧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