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职业司机人群正在日渐庞大。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你知道长时间驾驶造成什么职业病吗?
由于长时间开车,使全身紧张易患上腰椎受损,腰背疼痛;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易患颈椎病;久坐活动少易肥胖;噪声太大造成听力受损,易患噪声性耳聋;常开空调,容易头晕、呕吐、感冒;长期集中注意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易导致神经衰弱、视觉疲劳、血压升高、心脏受损,易患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所以,开车也需防职业病。
1.振动对人体的伤害
当机动车发动、行驶时,车身都在不停震动,驾驶员的全身,尤其手脚受到的震动较大。时间一长,手部末梢血管和肌肉可产生痉挛,表现为手麻、手痛、手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引起脱钙、局限性骨质增生或变形性关节炎。
那么有效的预防对策是应该怎样做呢?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震动。驾驶员座位应该用弹簧、海绵制成。开车时应戴线手套或较厚的双层棉纱手套,减少手与机器手柄和方向盘的直接接触。当道路凹凸不平时,应减速行驶,以减少全身震动。
2.噪声性耳聋
机动车发动机运转、汽车鸣笛等,可产生不同强度的噪声。驾驶员长期在噪声的侵袭下,易使听力受损。其早期症状表现为:驾车后听力下降,不开车时,听力可逐渐恢复。如果长期开车,反复接触强噪声,驾驶者的听力明显受损,且不能完全恢复,最终导致双侧不可逆性耳聋。
那么有效的预防对策是应该怎样做呢?降低汽车噪声的强度。一般而言,汽车高音喇叭的噪声对驾驶员的听力危害较大;因此,应使用低音喇叭,且音量不宜太大。
3.颈椎病
驾驶员开车时始终保持固定的姿势,注视道路前方,容易导致颈部肌肉痉挛,可使颈椎间关节处于一个不正常的位置,发生颈椎微错位,压迫、刺激神经,出现头部、肩部、上肢等处疼痛、发胀,甚至颈部肌肉出现痉挛。
那么有效的预防对策是应该怎样做呢?连续驾驶时间不宜过长。在不影响驾驶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活动颈部。
4.胃炎和一氧化碳中毒
许多驾驶员长期饮食无规律,容易患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驾驶装有空调的汽车,若长时间使用空调不注意开窗换气,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那么有效的预防对策是应该怎样做呢?驾驶员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多食含高蛋白以及维生素的食物,饮食要有规律。饭后应休息20至30分钟再开车,以利于消化。此外,使用空调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在紧闭车窗的车内开着空调睡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要及时发现职业病,更要采取具体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发生职业病的几率,多学习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积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同时要求用人单位改善作业环境条件,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关阅读:职业机动车驾驶员的分类
职业机动车驾驶员分类:按照驾驶车辆和驾驶证,将职业驾驶员分为大型机动车驾驶员和小型机动车驾驶员:以驾驶A1、A2、A3、B1、B2、N、P准驾车型的驾驶员为大型机动车驾驶员;以驾驶C准驾车型的驾驶员及其他准驾车型的驾驶员为小型机动车驾驶员。
投稿:谢璐蔓
责编:李晓燕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