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焊接车间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焊接是利用电能加热,促使被焊接金属局部达到液态或接近液态,从而使之结合形成牢固的不可拆卸接头的工艺方法。它是一种在工厂极为常见的机械工艺方法。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种类多、危害大,导致多种职业病(如焊工硅肺、锰中毒、电光性眼炎等)的发生,已成为一大环境公害。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治理技术日趋完善,焊接污染也得到了相对有效的控制。
焊接车间污染
焊接车间的污染按不同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化学有害污染和物理有害污染两大类。
1.化学有害污染
化学有害污染是指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
1.1 焊接烟尘
焊接烟尘是由金属及非金属物质在过热条件下产生的蒸气经氧化和冷凝而形成的。因此电焊烟尘的化学成分,取决于焊接材料(焊丝、焊条、焊剂等)和被焊接材料成分及其蒸发的难易。不同成分的焊接材料和被焊接材料,在施焊时将产生不同成分的焊接烟尘。
焊接烟尘的特点有:
(1) 焊接烟尘粒子小,烟尘呈碎片状,粒径为1μm左右。
(2) 焊接烟尘的粘性大。
(3) 焊接烟尘的温度较高。在排风管道和滤芯内,空气温度为60~80℃。
(4) 焊接过程的发尘量较大。一般来说,1个焊工操纵1d所产生的烟尘量约60~150g。
1.2 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是焊接时高温电弧下产生的,主要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及氯化物等。
治理:焊接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治理在传播途径上的控制方式有2种:全面透风和局部排风。
全面透风也称稀释透风,它是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答应浓度,同时不断地将污染空气排至室外或收集净化。
全面透风包括自然透风和机械透风2种方式。在国外,对于户外焊接作业或敞开的空间焊接,一般采用自然透风方式,对于室内作业通常采用机械透风方式。通过安装在墙上或天花板上的轴流风机,把车间内焊烟排出室外,或者经过净化器净化后在车间内循环使用,达到使车间烟尘浓度降低的目的。循环被净化的空气,解决了车间内的能量损失,此种方式在国外普遍采用。
局部排风是对局部气流进行治理,使局部工作地点不受有害物的污染,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一般局部排风机组由集气罩、风管、净化系统和风机4部分组成。
局部排风按集气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式局部排风系统和移动式局部排风系统。固定式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用于操纵地点和工人操纵方式固定的大型焊接生产车间,可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固定集气罩的位置。移动式局部排风系统工作状态相对灵活,可根据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工作姿态,保证处理效率及操纵职员的便利。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净化系统通常采用袋式或静电除尘与吸附剂相结合的净化方式,处理效率高、工作状态稳定。
2. 物理有害污染
物理有害污染包括:噪声、高频电磁辐射和光辐射。
2.1 噪声
焊接车间的噪声主要是等离子喷涂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它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气体流量、气体性质、场地情况及焊枪喷嘴的口径。这类噪声大多数都在100dB以上。
治理:焊接车间的噪声主要为反射声。因此,应在条件答应的情况下,在车间内的墙壁上布置吸声材料。在空间布置吸声体,可降低噪声30dB左右。
2.2 高频电磁辐射
高频电磁辐射是伴随着氩弧焊接和等离子焊接的扩大应用产生的。当等离子焊和氩弧焊采用高频振荡器引弧时,振荡器要产生强烈的高频振荡,击穿钍钨极与喷嘴之间的空气隙,引燃等离子弧。另外,又有一部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辐射,形成了高频电磁场,对局部环境造成污染。高频电磁辐射强度取决于高频设备的输出功率、高频设备的工作频率、高频振荡器的间隔、设备以及传输线路有无屏蔽。
治理:施焊工作应当保证工件接地良好。同时加强透风降温,控制作业场所的温度和湿度。
2.3 光辐射
在各种焊接工艺中,特别是各种明弧焊、保护不好的隐弧焊以及处于造渣阶段的电渣焊,都要产生外露电弧,形成光辐射。光辐射的强度取决于以下因素: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方法,距施焊点的间隔以及相对位置,防护方法。
治理:焊接工位应设置防护屏,防护屏多为灰色或玄色;车间墙体表面采用吸收材料装饰。以上2项措施均可起到减少弧光的反射、保护操纵者眼睛健康的作用。
控制规范
除了针对传播途径的治理之外,污染源的控制和个人防护也是不容忽视的。
1.污染源的控制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各污染种类和数目取决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操纵者的技术能力。
1.1 生产工艺的优化选择
不同的焊接工艺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数目有很大的区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成熟的隐弧焊代替明弧焊,可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1.2 设备的改进
在生产工艺确定的条件下,应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应采用低尘低毒焊条,以降低烟尘浓度和毒性。在选购新设备时,应注重设备的环保性能,多选用配有净化部件的一体化设备。
1.3 提高操纵者技术水平
高水平的焊接工人在焊接过程中能够熟练、灵活地执行操纵规章,如不断观察焊条烘干程度、焊条倾斜角度、焊条是非及焊件位置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技术调整。与非熟练工相比,发尘量减少20%以上,焊接速度快10%,且焊接质量好。
2. 个人防护
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如水下、高空中、罐中或船仓中进行焊接工作时,由于受到场所的限制,整体防护难以实现,这时,个人防护成为主要的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根据各种危害因素的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种类多,如面罩、头盔、防护眼镜、安全帽、耳罩、口罩等。
焊接车间的污染种类多,应从污染源、传播途径、个人防护3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污染的治理应结合车间工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不能脱离实际,影响正常的生产操纵。治理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种污染的治理方式在保证处理效果的条件下,设计采用一体化设备、设施,从而达到减少场地占用、节约投资的目的。
责编:雷阳阳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