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眼灼伤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指在工作中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眼部或意外事故所致眼部化学性损伤。化学性眼灼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的性质、接触浓度和接触时间。哪些化学物质会导致眼灼伤呢,现在就来看看,以后遇到这些物质的时候,就可以提高警惕,以免眼灼伤发生。
一、酸性化合物
酸性化合物:盐酸、氯磺酸、硫酸、硝酸、铬酸、氢氟酸、乙酸(酐)、三氯乙酸、羟乙酸、巯基乙酸、乳酸、草酸、琥珀酸(酐)、马来酸(酐)、柠檬酸、己酸、2-乙基乙酸、三甲基己二酸、山梨酸、大黄酸。
二、碱性化合物
碳酸钠、碳酸钾、铝酸钠、硝酸钠、钾盐镁钒、干燥硫酸钙、碱性熔渣、碳酸钙、草酸钙、氰氨化钙、氯化钙、碳酸铵、氢氧化铵、氨水。
三、金属腐蚀剂
硝酸银、硫酸铜或硝酸铜、乙酸铅、氯化汞(升汞)、氯化亚汞(甘汞)、硫酸镁、五氧化二钒、锌、铍、肽、锑、铬、铁及锇的化合物。
四、非金属无机刺激物及腐蚀剂
无机砷化物、三氧化二砷、三氯化砷、砷化三氰(胂)、二硫化硒、磷、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硫酸二甲酯、二甲基亚矶、硅。
五、氧化剂
氯气、光气、溴、碘、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氟化钠、氢氰酸。
六、刺激性及腐蚀性碳氢化物
酚、来苏儿、甲氧甲酚、二甲苯酚、薄荷醇、木溜油、三硝基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硝基甲烷、硝基丙烷、硝基萘、氨基乙醇、苯乙醇、异丙醇胺、乙基乙醇胺、苯胺染料(紫罗兰维多尼亚蓝、孔雀绿、亚甲蓝)、对苯二胺、溴甲烷、三氯硝基甲烷。
七、起疱剂
芥子气、氯乙基胺、亚硝基胺、路易士气。
八、催泪剂
氯乙烯苯、溴苯甲腈。
九、表面活性剂
氯化苄烷胺、局部麻醉剂、鞣酸、除虫菊、海葱、巴豆油、吐根碱、围涎树碱、秋水仙、蓖麻蛋白、红豆毒素、柯亚素、丙烯基芥子油。
十、有机溶剂
汽油、苯精、煤油、沥青、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萘、α和β萘酚、三氯甲烷、氯乙烷、二氯乙烷、二氯丙烷、甲醇、乙醇、丁醇、甲醛、乙醛、丙烯醛、丁醛、丁烯醛、丙酮醛、糠醛、丙酮、丁酮、环己酮、二氯乙醚、二恶烷、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丁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戊酯、乙酸苄、碘乙酸盐、二氯乙酸盐、异丁烯酸甲酯。
十一、其他
速灭威、二月桂酸二丁基锡、N,N‘二环乙基二亚胺、己二胺、洗净剂、除草剂、新洁尔灭、去锈灵、环氧树脂、龙胆紫、甲基硫代磷酰氯、甲胺磷、、二异丙胺基氯乙烷、四氯化钛、三氯氧磷、异丙嗪、苯二甲酸二甲酯、正香草酸、辛酰胱氨酸、氟硅酸钠、环戊酮、聚硅氧烷、网状硅胶、溴氰菊酯。
相关阅读:眼部不慎接触化学物质,怎么办?
首先就地立即用水(自来水或其他清洁水)冲洗眼部,患者睁开眼睛充分冲洗;冲洗后检查结膜囊,尤其是穹窿部,如有固体化学物者,必须立即用棉棒彻底清除,然后再次冲洗;一次冲洗时间至少15min。眼部冲洗及彻底清除化学固体物质后,迅速送眼科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此为防止化学物质向眼组织深部渗透的首要治疗手段。切忌未就地冲洗急送医院,拖延冲洗时间,化学物质向眼组织深部渗透,导致眼组织损伤更为严重。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是决定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
责编:李晓燕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