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甲烷(氯仿)简介
三氯甲烷又名氯仿,无色透明重质液体,属于卤代烃类有机溶剂,有特殊气味,味甜,极易挥发(沸点61℃~62℃,需密封在棕色玻璃瓶保存),在光照下与氧气反应可生成剧毒气体——光气和氯化氢。常被用于粘胶剂、麻醉剂、染料、氟利昂、抗生素、萃取剂等。
三氯甲烷对人体的危害
低毒。侵入人体途径主要是吸入(呼吸系统)或经皮肤吸收。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有致癌可能性(2B致癌物)。
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
三氯甲烷中毒
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工业上使用不当常有中毒事件报道。
三氯甲烷的职业接触限值
在2019版的GBZ2.1中,三氯甲烷(氯仿)的OELs规定,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3,可引起的健康损害主要是肝损害、胚胎/胎儿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三氯甲烷的接触机会
根据2002版本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可接触到三氯甲烷的行业和工种有:
1.化学农药制造业:有机硫杀菌剂合成、其他杀菌剂合成。
2.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甲烷氯化、一氯甲烷氯化。
3.染料制造业:碱性燃料合成、阳离子燃料合成。
4.化学试剂制造业:有机试剂配料、提纯、溶解、精制。
5.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卤素香料合成。
6.医药工业:合成药卤化、磺化、酰化、酯化、氧化、还原、缩合、扩开环、降解、肟化、中和成盐、提取。
7.塑料制品业:塑料粘接。
(以上仅是列举,三氯甲烷的接触机会并不限于上述行业与工种,请以实际接害为准。)
三氯甲烷可引起的职业病: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职业性中毒性肝炎。多发于电子厂
职业病诊断标准:《GBZ 20-2019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GBZ 59-2010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三氯甲烷职业病案例
2006年,江苏省射阳县某制笔企业粘芯工段,陆续有4名作业工人发生三氯甲烷职业中毒。该厂粘芯工段共有9名工人,主要工作是在一个共用的简易通风橱内,用三氯甲烷为粘接剂,将塑料笔的两个部分粘接在一起,每年三氯甲烷的使用量约300kg。工人操作时,在操作口附近可闻及三氯甲烷气味,4名患者的工龄分别为5个月、5个月、40天和20天。经采样检测,发现空气中三氯甲烷浓度超标。本起职业病事故主要原因在于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不到位。(摘自《一起三氯甲烷职业中毒事故调查》作者:张仁忠)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疑问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如有意加职业病网微信群请加微信17726603325,备注工作岗位即可。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