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制造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一、高温;二、噪声;三、铅;四、氯气;五、二氧化硫;六、氨;七、硫化氢;八、正己烷;九、炭疽杆菌;十、布氏杆菌;十一、氯化钠;十二、硫酸及其酸雾;十三、盐酸;十四、硝酸及其酸雾;十五、氧化锌。
因篇幅较长,全文分为上、下两篇发布,本文为下篇。上篇讲了前面8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食品制造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上篇)),下篇将介绍后面的7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九、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疸(诊断标准:GBZ 227-2017 职业性传染病的诊断)
炭疽杆菌(Bacillusanthraci)属于需氧芽胞杆菌属,是引起某些家畜、野兽和人类炭疽病(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发病率最高的是牛羊,猪也可发生,人常因屠宰、食用或与病死畜接触而感染。炭疽杆菌对社会公共卫生和经济发展的危害,迄今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由该菌引起的炭疽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四季均可发生。
食品制造业中易患炭疽的行业举例:牲畜检疫
十、布氏杆菌
布氏杆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布鲁氏杆菌病(诊断标准:GBZ 227-2017 职业性传染病的诊断)
布氏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引起母畜传染性流产。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现已基本控制。
布氏杆菌也是帝国主义者列为失能性生物战剂之一。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型。中国流行的主要是羊(Br.melitensis)、牛(Br.Bovis)、猪(Br.suis)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
食品制造业中易患布氏杆菌病的行业举例:牲畜检疫
十一、氯化钠
氯化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溃疡(诊断标准:GBZ 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
氯化钠,外观是白色晶体状,其来源主要是在海水中,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易溶于水、甘油,微容于乙醇、液氨;不溶于浓盐酸。在空气中微有潮解性。稳定性比较好,工业上用于制造纯碱和烧碱及其他化工产品,矿石冶炼,生活上可用于调味品。
食品制造业中易患溃疡的行业举例:制盐、腌渍
十二、硫酸及其酸雾
硫酸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眼灼伤(GBZ 54-2017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牙酸蚀病(GBZ 61-2015 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
硫酸(化学式:H2SO4),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
硫酸怎么会有酸雾?三氧化硫强烈吸水,在空气中冒烟(雾),生成的热又使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与三氧化硫化合为硫酸酸雾。浓硫酸与水混合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使水或硫酸溶液蒸发,蒸气液化也可以形成雾。
硫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痕收缩影响功能。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食品制造业中易引起化学性眼部灼伤的行业举例:柠檬酸制取
十三、盐酸
盐酸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见上文)
盐酸是氢氯酸的俗称,是氯化氢(HCI)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元强酸。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打开盛有浓盐酸的容器后能在其上方看到白雾,实际为氯化氢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的盐酸小液滴。
食品制造业中易化学性眼部灼伤的行业举例:淀粉糖化、味精提取
十四、硝酸及其酸雾
硝酸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牙酸蚀病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常温下纯硝酸溶液无色透明。硝酸不稳定,遇光或热会分解而放出二氧化氮,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从而使外观带有浅黄色,应在棕色瓶中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也可保存在磨砂外层塑料瓶中(不太建议),严禁与还原剂接触。浓硝酸是强氧化剂,遇有机物、木屑等能引起燃烧。
推荐阅读:酸雾的概念
酸雾(acidfog),指雾状的酸类物质。在空气中酸雾的颗粒很小,比水雾的颗粒要小,比烟的湿度要高,粒径为0.1~10um,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其中包括硫酸、硝酸、盐酸等无机酸和甲酸、乙酸、丙酸等有机酸所形成的酸雾。
十五、氧化锌
氧化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金属烟热(诊断标准:GBZ48-2002金属烟热诊断标准)
氧化锌(Zn0)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地应用于塑料、硅酸盐制品、合成橡胶、润滑油、油漆涂料、药膏、粘合剂、食品、电池、阻燃剂,半导体领域的液晶显示器、薄膜晶体管、发光二极管等产品的制作中。此外,微颗粒的氧化锌作为一种纳米材料也开始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
食品制造业中易患金属烟热的行业举例:锌盐制取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游客 2021-02-26 11:2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