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是由于太阳的热辐射和气温的升高以及各种热源散发热量而形成的。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四个方面,可分为高温强辐射热作业和高温高湿作业两大类型。不论是高温还是强热辐射,都会对机体产生热作用,影响机体的热平衡,可引起职业病中暑,严重的可导致休克、死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字内容无关。
一、工程技术措施
(一)优化设计与布局
在工厂总平面布置和厂房内设备布局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控制热源的优化设计方案,应做到下列几点:
1.尽量将热源集中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
2.高温车间的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角度不得小于45°;
3.高温热加工建筑物应避免西晒;
4.高温热源尽量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5.车间内的高温热源和工业窑炉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
6.车间内发热设备相对于操作岗位应设计安置在夏季最小风向频率上风侧;
7.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应高于1.2m;
8.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
9.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源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
10.车间内的热源应尽量远离操作者。
(二)改进工艺
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源头降低或消除高温危害,或减少接害人员,从而减少职业病风险。
(三)隔热措施
隔热是防暑降温的一项重要措施。隔热的机理是隔断热源的辐射热作用,同时还能相应减少对流散热,将热源的热作用限制在某一范围内。
1.建筑物隔热。建筑物隔热主要是减少太阳辐射热传入车间的热量,一般要从建筑物的屋顶、外窗与外墙多方面入手,如屋顶加保温层、屋顶喷水、窗扇安装遮阳板等。
2.设备隔热。高温车间对热设备采取隔热措施,可以减少散入车间工作场所的热量。常用方法有热绝缘和热屏障两类。热绝缘是在发热体外直接包裹一层导热性能差的材料,以增加热阻、减少发热体向外散发热量;热屏障是将热源与劳动者隔离的装置。可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类,其中透明热屏障应用最广,如炉前的玻璃板、淌水玻璃板和瀑布式水幕等。
(四)通风降温措施
通过通风换气带走热车间的受热空气,并把外面的冷空气置换进来。通风降温措施形式多种多样,根据通风的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根据换气范围可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
(五)空调降温措施
空调降温措施是控制高温职业病危害最有效的工程措施之一。但存在投资费用多、使用成本高等缺点,且在大量散发热源和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中不宜使用。
空调降温措施可分为中央空调系统和室内空调装置两大类。一般对生产工艺要求高的洁净厂房、中央控制室以及人员集中的工作场所宜选用中央空调系统;岗位操作室、休息室等宜选用室内空调。
二、管理措施
(一)职业健康检查
高温作业工人就业前及入夏之前应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高血压、甲亢、肝肾疾病等高温职业禁忌证人员,不得从事高温作业。
(二)合理安排高温作业时间
限制每次持续接触高温作业时间,可采取轮流作业、中途增加休息等工作方式。
(三)个人防护及保健
加强个体防护,穿戴好隔热防护用品,提供清凉饮料、含盐饮料等。平时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