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05/12
10:28
预防生产性毒物引发的职业中毒
中毒性心脏病
职业性急性化学中毒性心脏病,是在职业接触中短期内吸收较大剂量的化学毒物而导致的心脏疾病。根据对机体的危害结果和恢复程度,中毒性心脏病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类。
凡潜伏期在数小时或数日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急性化学中毒性心脏疾病。
(一)心律失常型
正常心脏受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支配。当急性化学中毒时,如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兴奋,则心跳加快;如副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兴奋,则心跳减慢。如果在心脏传导系统中,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与刺激时,则可能发生心律失常。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有:
1.室性期间收缩。在麻醉剂、锑剂、苯类和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多见。
2.心房纤维颤动。
3.窦性心动过速。
4.窦性心动过缓。
5.血钾浓度改变所致的心律失常。
化学灼伤、某些急性化学物质中毒时,可导致水与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或由于化学灼伤导致组织损伤而有血浆和体液的丧失,尤其是血清钾的改变更为明显,从而影响心肌功能,发生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氯化汞、丙酮、四氯化碳中毒时,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中毒性心肌炎型
中毒性心肌炎是毒物直接作用于心肌或通过毒作用引起神经、体液改变进而影响心肌所导致的疾病。能引起心肌疾病的毒物有:
1.刺激性气体。此类气体刺激呼吸系统,严重者由于发生水肿或呼吸中枢受抑制而加重缺氧,进而影响心肌。这类气体有氯气、氨气、二氧化氮、光气、臭氧、二氧化硫、甲醛、丙烯醛等。
2.窒息性毒物。一氧化碳、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干扰红蛋白携氧能力,可引起缺氧;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砷化氢、锑化氢、硝基苯等可引起溶血,在大量溶血时,可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损害。
3.卤代烃。氯甲烷、溴甲烷、氯甲醚、烯丙基氯等对肺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对心肌有直接毒作用,引起心肌损害。
4.农药。有机磷农药能引起乙酰胆增多,导致心动过缓,进而转为心动过速、血压增高。有机氯农药对心肌有直接损害,可诱发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三)心原性休克型
该种类型是由于化学中毒所导致的心肌炎或严重心律失常,致使心脏收缩功能急剧减退或舒张期充盈不足,进而造成心脏排血量下降而引起的,主要表现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微弱、皮肤潮冷苍白或紫绀、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
(四)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型
化学性肺水肿是由于化学毒物直接作用于心脏而致使心肌受到损害,进而使心肌收缩无力或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的排血量降低,结果是左心室淤血、肺静脉压力增高、肺毛细血管压力亦升高。临床上的表现为气急、口唇和指甲紫绀、阵发性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的痰。
急性中毒性心脏疾病,如能尽早使用特殊解毒剂,症状多能消失而康复。其它治疗与内科处理原则相同。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