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时间防护:我们知道人体接受射线照射的量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所以就要想办法减少接触时间,这就要求作业人员在进行放射作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务求熟练、迅速,或作业人员采用轮流替换的方法防止担任受到大剂量射线照射;
②距离防护:距放射源的距离越大则射线的能量就越小。根据放射物质的这一特点,在日常作业中,尽量采用机械操作方式,增加人与放射源的距离,从而达到有效防护的效果。但要注意,距离防护措施对中子射线不适用;
③屏蔽防护:虽然通过控制时间、距离可以减少人体受照剂量,但为了达到电离辐射应用目的和对照射程序的有效控制和操作,客观上不允许无限制地缩短受照时
间和增大距离,为达到有效的防护目的,可以在操作部位和放射源或射线装置之间放置一种能有效吸收射线的屏蔽材料,从而减弱或消除射线对人体的危害。
除上述三个基本措施外,还应做好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和防护培训,进行工作环境和个人剂量的监测,控制电离辐射的能量和强度,及时屏蔽和移走暂时无用或多余的放射性物质等。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