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主要有裁剪、缝纫和慰烫三个工序,其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将从物理危害和化学危害两方面展开。
一、物理危害因素
缝纫工使用缝纫机时,会接触噪声危害,机器愈密、噪声愈强。此外,长期保持坐位前倾姿势操作,可发生腰腿痛;如照明不足,还会影响视力。
熨烫工可接触高温高湿危害,并且长时间手拿熨斗,可发生右肢酸痛,工龄长者甚至发生腕部腱鞘炎、肩周炎、颈椎病等。
二、化学危害因素
最常见的是甲醛危害。甲醛用于使布料获得永久定型并保持色泽坚牢,生产的每个阶段都可能接触到布料挥发的甲醛,特别是熨烫和后整理。甲醛的散发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如通风不畅会使空气中甲醛浓度逐渐增大。遭受甲醛危害最严重的是裁剪车间,因为织物在这里首次退卷展开,甲醛散发量最多;其次是熨烫车间,因为热量促进了残余树脂成分中的甲醛的挥发;还有大量使用布匹的生产车间以及仓库和零售区也会接触甲醛危害,甚至通风不良的服装店也会接触甲醛危害。
甲醛是一种人所共知的对眼、鼻、咽喉、上下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的气体。由于其刺激作用易诱发职业性哮喘病。很多研究表明,暴露于甲醛可导致肺癌与鼻咽癌,还能导致接触性皮炎。服装工人还容易在手和手臂部位得一种慢性的类似湿疹的皮炎,其原因亦可能与甲醛的致敏作用有关。
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和采用替代产品,可将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刺激性及其他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然而,较低水平的暴露仍有可能导致过敏。服装工人一旦患上此病症,就可能需要脱离暴露环境。甲醛中毒者需每年去职业病诊治专门机构进行体检。
纺织成品业的工人还会暴露于有机溶剂,如整理车间常用全氯乙烯、三氯乙烯等清除污点,涂胶或防水处理接触稀释剂中的苯、二甲基甲酰胺等。二甲基甲酰胺会导致服装工人患上职业性肝炎,而且还发现它在两种不同的职业环境中它会导致睾丸癌。苯目前仍然被用到某些服装工业中,接触苯及其化合物可引起苯中毒,严重的会导致白血病,甚至死亡。
相关阅读:服装干洗有哪些职业危害?
干洗剂主要是四氯乙烯,其次是三氯乙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对人体产生危害。以取、投衣时浓度最高,其外为烘干、甩干、烫衣。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