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绝跑、冒、滴、漏是防护的重点。对于一些易挥发的毒物,必须将泄漏率控制在0.5%以下,如苯、汽油、二硫化碳、氨、氯等,以丙烯腈生产装置为例:
(1)把敞口的中和池改成密闭的;
(2)把明沟改成暗沟;
(3)把装置内堆放的桶装丙烯腈搬迁到远离装置的偏僻地方;
(4)普通泵改用屏蔽泵;
(5)勤检修、勤维修。
2.设置通风排毒设施。
3.采取密闭采样。严禁采样时任意倾倒或泼洒苯、汽油、二硫化碳、甲醇、氨水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应有予以回收的设施;由于设备等事故造成跑、冒的要尽快消除污染源。
4.配备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工人能随时使用,避免职业病危害。
5.定时、定点、定项目做好工作场所检测,对超标点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控制。根据毒物毒性和防护措施等情况,做好健康监护。
6.对易发生急性中毒的生产装置,培训自救互救方法。
7.对一些经常发生急性呼吸道吸入中毒事故的生产装置,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仍不见效的,要进行工艺改进。
二、液体毒物吸入
汽车司机、化验分析工采用嘴吸用的错误操作,应该用吸耳球当动力,严禁用嘴吸。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