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重点是预防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并且要严格执行一整套管理措施。
1.储存库或堆放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记,注明品名,属几级毒物,一旦沾污或吸入,采用什么急救措施,进入这一区域应佩戴什么个人防护用品,外人不得随意进入。应设有必要的通风、喷淋等设施。
2.储存库或堆放区域的值班室,要备有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衣、鞋、围裙、手套、防毒面具或口罩、简单易用的解毒药或解毒液。
3.管理人员或操作工应接受职业健康监护。
4.储存库或堆放区域一旦发生大量泄漏事故,应有一整套控制或消除污染源、抢救中毒患者的措施。
二、关于包装
重点应是包装材料的严格检查和生产环境的改善。
1.包装材料必须经严格检查,确保材质密闭性好、耐压、不易破损等,质量不合要求者,严禁使用。
2.包装容器的表面应有醒目的标记,如名称、毒性大小等。
3.包装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出入。
4.包装易挥发的有毒产品,如甲醛等,应有通风排毒设施;包装易产生粉尘的产品,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应有除尘或防尘措施;液碱装桶岗位应设洗眼器和淋浴器;氯气装瓶岗位应有防毒面具。
5.灌装槽车时,要站在上风向,如遇毒性大的物质或夏季气温高时,要戴好防毒面具;装酸、碱产品时,要戴好护镜、手套和穿着防酸碱服;罐装道路沥青(150-200℃)要防烫伤;罐装不慎如有溢出,要及时处理,消除污染源。
6.包装作业人员应接受职业健康监护。
7.包装作业区要定时、定点、定项目进行检测。
三、关于运输
防护重点是不合要求的不予运输和意外事故发生后的急救措施。
1.毒性、危害性各不相同,性质相抵触的有毒有害物品不能混放在一起运输。
2.包装不合要求者,不能运输。
3.运输过程中要根据货物的毒性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和配备必要的紧急处理用具。
4.搬运时必须轻装轻卸,一旦因泄露玷污皮肤,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洁水冲洗。
5.发生意外事故后要接受所在地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运输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健康。
6.运输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自救互救知识。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