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力损伤的原理是什么?》一文中,我们讲述了听力损伤是怎样造成的,在《听力损伤的症状有哪些?》中了解了听力损伤的症状,知道了听力损伤是不可逆的,所以要防止听力损伤,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预防,那么预防听力损伤有什么措施呢?
预防听力损伤,需要对噪声进行控制,噪声控制技术主要是从声源、传播途径、个人防护等方面来考虑。 预防听力损伤的措施有: 一、工程控制;二、行政管理;三、个人听力防护。
一、工程控制
预防听力损伤的工程控制措施就是从控制声源方面考虑的,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预防听力损伤的最根本的措施。
1、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加工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粉碎机、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用大的,低速扇叶替代小的,高速,噪音的扇叶。
2、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3、隔声: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
4、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
5、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二、行政管理
1、尽可能减少暴露时间;
2、设置警示标识;
3、按照法规的要求在员工上岗前进行听力测试;
4、暴露于高噪音的员工在其上岗后每年进行一次在特定的频率中员工能听见的最小声音水平,从而识别潜在的、工作相关的听力损失,必要时采取措施;
5)根据听力测试得出的听力敏感图记录员工不同频率的极限值,当极限值低于基线值时表明发生了听力损失,或者是与一般人群的平均听力的比较。
三、个人听力防护
预防听力损伤的个人听力防护措施是进行听力损伤预防的最后一道措施,个人听力防护措施主要有: 耳塞、耳罩。
1、个人听力防护设备的降噪值不可以明显超过使用者所暴露的噪音,过度降噪会促使使用者通过移除听力防护设备来进行交谈,同时也阻碍使用者听见危险警告或警报声。
2、个人听力防护设备必须要选择适宜的尺码、类型,才能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
3、当暴露于高噪音时,个人听力防护设备需要一直佩戴着,只有100%的佩戴时间才能确保防护效果:
– 85%的佩戴时间将使防护效果降为75%;
– 如果个人听力防护设备8小时完全佩戴能有效降低30分贝,那么佩戴7.5小时只能有效降低12分贝。
4、在保证佩戴时间的同时,也需要确保个人防护设备能够正确的佩戴。
5、保持听力防护用品的清洁,远离可能刺激耳道的物质。
(1)耳塞、耳罩的罩可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清洗;
(2)当耳塞变得坚硬或无法回弹到最初的尺寸和形状时,应废弃。
(3)当耳罩的罩变得坚硬、破裂或不密合,应更换。通常每年更换两次及以上。不要过度拉伸或滥用头带,这将减少保护作用。
友情提醒:
以上就是关于《预防听力损伤有什么措施?》的内容,如果你还有其它疑问或者需要,可以立即咨询我们。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