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对人体的伤害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首当其冲的还是听力。制定工业噪声卫生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噪声对工人听力损伤的具体情况。 对长期噪声暴露所致的噪声性听力损伤,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关键还在于预防。 预防噪声对听力的伤害,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噪声控制
我国的标准为小于或等于85分贝(在此噪声下连续工作20~30年,至少有90%的工人不发生耳聋),超过此限,必须采取相关措施。 目前,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噪声源,限制噪声的传播,是防治噪声危害最积极、最根本的办法。
2、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也是防止和减少噪声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所限,从根本上消除噪声源或降低噪声强度等措施往往存在许多具体困难。在噪声控制达不到理想水平的情况下,个人防护器具有更为现实和重要的意义。防护用具中常用者为耳塞,隔声效果一般可达20—30分贝。耳罩隔声效果高于耳塞,可达30—45分贝,但使用不便。
耳塞和耳罩的适用环境如下:
耳塞:高温、高湿、低频噪声、狭窄有限空间;长发或耳廓特别大,或头部尺寸过大或过小 。
耳罩:耳道疾患者;工作中需要进行语言交流或接收外界信号;无法保证佩戴时手部清洁。
车间需佩戴耳塞的区域:
膏料粉碎区域(包括对中线区域),2、3号煅烧炉操作区域,拉伸房内,其它区域的噪声主要取决于未更换的高噪声屋顶轴流风机开启情况和本区域的设备完好状态。
3、职业卫生监护
定期为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一般情况下,当跟踪听力测定相对于基础听力测定,在任一耳的3000、4000和6000HZ频率上的平均听阈改变等于或大于10dB时,确定为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对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的职工,企业必须采取听力保护措施,防止听力进一步下降。(主要是配发护听器)
友情提醒: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预防噪声对听力的伤害》的内容,如果你还有其它疑问或者需要,可以立即咨询我们。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