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对象 某寻呼台话务员118名,年龄20~40岁,工龄3~8年,对照组为非接触噪声的大学生及教职工88名,年龄、工龄、性别等与接触组基本均衡,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2.调查方法 对话务员的劳动作息制度,作业方式和实际工作时间进行询问及观察记录。
3.耳机内及作业环境噪声强度测定 使用丹麦B—K公司产2230型精密声级计,现场随机抽取6个点作环境噪声测定,并随机抽取6个耳机在接线时作仿真耳耳机内噪声测定,并对环境及耳机内噪声用丹麦BK公司产1625型滤波器进行1/3倍频程频谱分析。
4.健康状况调查 对调查对象作耳鼻喉科检查和听力测定,隔音室本底噪声<30dB(A)。
5.结果与讨论 现场及耳机内噪声测定并作1/3倍频程频谱分析,现场噪声为65~75dB(A),平均69.3dB(A),经频谱分析主要集中在500~3kHz段,属中高频噪声。耳机内噪声为87~95dB(A),平均90.2dB(A),主要集中在1.6kHz~4kHz段,以3.5kHz段最高(900LB(A)),属高频噪声,话务员作业环境噪声强度不高,但耳机内声音强度超过卫生标准。话务员听力下降(判定标准以1996年国标GB16152-1996,并扣除年龄性别修正部分),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然而以工龄5年为界进一步分析发现,工龄大≥5年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接触组59例左、右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10.57P<0.01)。表明寻呼台作业人员工龄≥5年者听力损伤明显增高,且损伤主要表现为左耳,原因是工作人员单耳戴机。调查发现频率为3kHz的噪声听力操作的人数最多,这可能由于人身对3kHz、4kHz的声音最敏感,而耳机中的噪声强度以3kHz为最高,它通过外耳道传达室入内耳的能量也最大,所以3kHz谐振点的毛细胞最易受损。
所以建议寻呼作业人员所用耳机应为可调节式,以调节音量大小;宣传左、右耳轮流接话,使听力疲劳得以恢复,同时应降低环境噪声对信号的干扰,从而降低耳机内接话音量。
友情提醒: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寻呼台噪声对话务员听力影响的调查》的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要,可以立即咨询我们。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