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危害因素在劳动条件中的大量存在是引起职业性损害的首要原因,所以进行劳动卫生工作应遵循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原则:
(1)一级预防 即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如改变工艺,改进生产过程,确定容许接触量或接触水 平,使生产过程达到安全标准,对人群中的易感者定出就业禁忌症等。
(2)二级预防 在一级预防达不到要求,职业危害因素已开始损伤劳动者的健康时,应及时发现,采取补救措施,主要工作为早期检测损害与及时处理,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3)三级预防 即对已得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包括及时脱离接触进行治疗,防止恶化和并发症,促进健康。
只有在进行劳动卫生工作时严格遵循三级预防原则,才能做到正确识别、评价和控制生产中的不良劳动条件,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友情提醒:
以上就是关于《进行劳动卫生工作时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的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要,可以立即咨询我们或加入本网站的QQ群:784591071。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