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哮喘(occupational asthma)是指由于接触职业环境中的致喘物质后引起的哮喘。其发病率与工业发达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工业发展,我国职业性哮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作业人员需了解的职业性哮喘相关知识有哪些。
职业性哮喘的诱因:
职业性哮喘的诱因分为高分子量的生物学物质和低分子量的化学物质两种,其中大多数为职业性致喘物,少数是刺激物。目前已经记录在册的致喘因子有250余种,仍有许多可疑因子尚待确定。
(1)植物类:谷尘、面粉、大豆、蓖麻子、咖啡豆、茶叶、烟叶、植物胶、棉籽、亚麻子等。
(2)动物身体成分及其排泄物:实验室动物、鸟、蛋、牛奶、蟹、虾等。
(3)昆虫:家庭尘螨、谷螨、禽螨、蚕、蟑螂、蜜蜂等。
(4)酶:木瓜蛋白酶、舒替兰酶、胰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真菌淀粉酶等。
(5)植物胶:阿拉伯胶、黄蓍胶、卡拉牙胶等。
(6)异氰酸酯类:如甲苯二异氰酸脂(TDI)、亚甲二苯基二异氰酸脂、己二异氰酸酯等。
(7)苯酐类:如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三苯六羧酐等;
(8)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螺旋霉素、四环素、哌嗪枸橼酸盐等;
(9)木尘:如桃花心木、雪松、枫树、橡树等木材的木尘;
(10)金属:如铂、镍、铬、钴等;
(11)其他:松香、甲醛、乙二胺、巯基乙酸铵等。
其中1~5为高分子量生物学物质,6~11为低分子量化合物。
职业性哮喘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职业性哮喘表现为工作期间或工作后出现咳嗽、喘息、胸闷或伴有鼻炎、结膜炎等症状。症状的发生与工作环境有密切关系。由高分子量职业性致喘物诱发的速发性哮喘反应,表现为患者进入工作环境即出现哮喘症状,离开现场后症状迅速缓解,具有接触工作环境-哮喘发作-脱离工作环境-哮喘缓解-再接触再发作特点。由低分子量致喘物诱发的职业性哮喘则表现为迟发性哮喘反应,哮喘症状出现在下班后某段时间,因而易被人们忽视或误诊。
职业性哮喘的并发症:
职业性哮喘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黏液痰栓塞等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职业性哮喘的预防护理:
对于职业性哮喘患者,重在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在肺功能正常和致病因素明确的情况下,及时脱离原工作环境可以完全康复。影响职业性哮喘患者预后因素很多,包括接触时间、起病年龄、特应性体质程度、肺功能损害程度和气道反应性高低等。当患者出现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并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其它并发症时,则预后不良。
近年来职业性哮喘发病人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主要由于合成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不但使接触人数有所增加,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种类与数量极多的职业性变应原或半抗原物质。因此对作业人员需了解的职业性哮喘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唤起职业医学工作者及劳动者的重视,有效地控制与改善工作环境,是当务之急。
友情提醒
以上就是关于《解惑:作业人员需要了解的职业性哮喘相关知识都有什么呢》的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要,可以立即咨询我们或加入本网站的QQ群:784591071。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